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魅力与我们的使命( 二 )


郭旃:正如国际社会所期待的那样,中国的加入,也使得世界遗产宝库得以丰富和完整。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在对待自然和历史的态度上,这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范式。诸多来自中国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丰富了世界遗产体系,中国传统的古建筑维修技艺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广泛推广。
采访人员:在动态的、变化的世界遗产发展特点中,中国有没有处在前沿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郭旃:在世界遗产的各个分支体系中,中国都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在系列遗产领域,中国的系列遗产数量众多,各具内涵与特色,保护成效显著。2010年瑞士易廷根专题国际专家会议之后,“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关于系列遗产的定义和规定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局限于相对单一的组合形式,演进为注重更大文化主题的表达,表述人类进化史的内在逻辑关联和多样表现形态。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合申报项目的创立和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过程,为这一演进提供了首个里程碑式的范例。
“文化线路”是公认的对人类多元文明相互理解、尊重最具积极意义的见证和载体,其中的丝绸之路,更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存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成功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率先实现了对这条伟大历史线路的国际认证;其名称的确定也体现出国际语境中丝绸之路关键的时空节点。
采访人员:这些实践过程尤其是成功的结果,很明显都提供了可信、可鉴的经验。
郭旃:无论系列遗产还是文化线路,申报和确认的过程也都会涉及各国申报的统筹规划。一般来说,系列或线路遗产组合中先期成熟的可以率先成为一个世界遗产单位,从而为后期潜在的集体申报提供先行的有力验证和支撑。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丰富且全面。
世界遗产发展的本土化表达
采访人员:世界遗产为世人提供了信息:不同文明、文化是可以互通互鉴,携手共荣的。各国也会从中发现自我,增强身份认知和自信,如何理解各国本土化的表达?
郭旃:在遗产理论和操作体系中,各国本土化的表达也必须被充分尊重和包容。在中国文化遗产—文物保护领域,看似和国际语境有诸多不同的本土行业表述,其实都有内含的共通之处。梁思成先生所倡导的“整旧如旧”、保护维修要“老当益壮”而非“返老还童”、不得已的增补措施要做到“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遗产与周边环境“红花还要绿叶托”等,也都生动地对应着真实性、完整性、最少干预、可识别、保护遗产还要保护相关背景环境等国际通用原则。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中国文保先驱的心路历程和发展轨迹。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魅力与我们的使命】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对遗产的认识和做法都是动态但又基于特征和规律的。“变化的世界遗产”或许更应该被认知为“发展的”或“演进的”。这需要知悉来路、前人和未来方向,坚守初心和目标,以此实现世界遗产永续利用的根本与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