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森|去博物馆义务讲解耽误学习?北京一小小讲解员,历史连考满分

放暑期了,在各大博物馆、纪念馆中讲述文物来历、名人轶事的小小讲解员又“上岗”了。近日,采访人员走进小小讲解员的生活,揭开了他们培训和成长背后的故事。
培训
严格筛选才能当上小讲解员
7月27日上午,100多名经过面试被选中的小讲解员汇集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内,认真阅读着讲解资料,相互交换着信息,一时间他们成了好朋友。
张然老师介绍,今年中国科技馆“小小志愿者”培训从6月中旬开始报名,到现在已有1400多名学生参加。在这期间,他们要学习科技、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还要系统地培训礼仪、语言等专业技能。
“馆内展览分为8个部分,讲解词多达4.3万多字。专业讲解员为孩子们细致讲解展板和实物背后的故事,让图片和文物在孩子们心中成为鲜活的画面,并在实际讲解中加深理解,进而成为他们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宣教专员李洋说,一个多月后,能通过面试的只有100多个孩子,可谓是优中选优。
与此同时,北京自然博物馆也举办4期培训,分为中文讲解和英文讲解培训的16个班,早已班班爆满。7月26日下午,戴着“小小科普讲解员”蓝色绶带的40多个孩子走进展厅,声情并茂地为老师和小伙伴们讲解自己喜爱的展品,这是他们的结业式,也是他们暑期生活的开场白。
讲解应该掌握什么节奏?声调应该如何变化?词语有什么轻重格式?一次次的气息、呼吸练习中,小讲解员们开始渐渐注意自己与人沟通的方式。北京自然博物馆培训老师褚莹说,“许多孩子和家长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们突破了自我。”
“以前,我说话特别快,而且是自顾自地说,从不管别人的感受。现在,当了讲解员就需要让别人听明白,所以特别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嘉森说。
“嗯”“啊”等口头语变少了,还对讲解词里的一些表达有了自己的想法。”嘉森妈妈欣喜地发现,孩子说话的语速变慢了。
培训老师褚莹说,“很多孩子经过培训后,都知道自己讲解是一种礼仪,说话的内容是要让更多的爱听,还要听得懂。这种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成长
储备知识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二战时,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战区的受降区在哪儿?”…… 7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身着蓝色小讲解员制服的廖尧禹被一群观众簇拥着,面对一个个问题,他旁征博引、如数家珍。
“讲得真细致,背景和来由说得很清楚!”一段讲解结束,现场响起了掌声。
来自右安门外国语学校的初一学生廖尧禹从2019年起成了纪念馆的小讲解员。已有三年馆龄的他,对每一件文物,每一个事件都已了然于胸。
做到这些,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廖尧禹说,“刚上岗时,一听观众提问就特紧张。像‘百团大战,八路军到底有多少部队参战?台儿庄大捷,我们消灭了多少日本鬼子……’馆里那么多文物,故事太多了。一时答不上来,就逼着我去查资料,补充知识盲点。”
三年的知识储备让廖尧禹受益匪浅,就连学校的历史考试都已应付自如,今年的期中和期末的历史考试,他都得了满分,连语文考试中一道与抗战历史相关的附加题,他也答对了。
12岁的李昊辰已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老”讲解员了。有着5年讲解经验的他对古爬行动物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现代动物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了如指掌。
5年前刚当上小讲解员的李昊辰,把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后自信满满地站在鸟类展厅。
“鸟的骨头为什么是中空的呢?”“鸟类是从恐龙进化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