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

孔丘|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
文章插图


孔子曾拜见老子,问了几个问题,孔子十分佩服。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丘|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
文章插图


01
第一段对话

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解释: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感悟:月明星稀,月亮明亮的时候,星星就很稀疏。

一个人太有才华的时候,就容易显得别人黯淡无光。每个人都爱面子,太聪明的人容易损伤别人的面子。苏轼遭难,苏辙说: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把事情做好,才是避祸保身之道。

孔丘|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
文章插图


02
第二段对话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解释:孔子面对河流感叹,逝者如斯,自己年华老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却说: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和自然一体,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实没什么区别。自然而生,自然而死,顺其自然,就不会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心中才会焦虑,才会生出烦恼。

孔子解释说:我是担忧仁义不能施行天下,战乱不能停止,国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几十年,所以我才会有一种大丈夫生于世间,却不能建功立业,为民众做些事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