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洪承畴降清后给皇太极进献一计,让满清入主中原变得“合理合法”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的是儒家传统价值观,把“忠孝仁义”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在封建王朝时期,更是把“爱国”等同于“忠君”,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
而明清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洪承畴就是历史上最典型的“贰臣”,他也因此备受争议,后世之名毁誉参半。
洪承畴,福建泉州人,是个文韬武略的能臣,他进士出身,以文臣身份统领千军万马,镇压起义,镇守边境,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历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蓟辽总督,深受崇祯皇帝的器重和信任。
曾几何时,洪承畴也是大明的肱骨,崇祯的忠臣,但松锦战败被俘,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大明王朝|洪承畴降清后给皇太极进献一计,让满清入主中原变得“合理合法”
文章插图

平心而论,松锦战败并不能怪洪承畴,当时大明王朝摇摇欲坠,后方补给跟不上,洪承畴能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决一死战已经是尽了人臣本分。
兵败被俘后,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洪承畴却抱着必死决心,绝食数日,每每将前来劝降之人骂得狗血淋头。洪承畴如此铁骨铮铮,皇太极本来已经决定放弃劝降,但他手下第一宠臣范文程却十分了解洪承畴的能力,力主再争取一把,并愿意亲自去与洪承畴谈一谈。
【 大明王朝|洪承畴降清后给皇太极进献一计,让满清入主中原变得“合理合法”】范文程来到洪承畴的居所,却并不谈及招降之事,两位大儒谈古论今,范文程借机察言观色。二人谈话期间,房梁上落下一缕灰尘,掉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继续说话,一面“屡拂拭之”。心细如发的范文程注意到这个细节,大喜而归。
范文程对皇太极说:“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深以为然,于是再次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以皇帝之尊亲自去劝降洪承畴。
大明王朝|洪承畴降清后给皇太极进献一计,让满清入主中原变得“合理合法”
文章插图

洪承畴见到皇太极后仍旧是立而不跪,视死如归,但皇太极非但不恼羞成怒,反而对洪承畴嘘寒问暖,好言相劝,见洪承畴穿着单薄,又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亲自披在了洪承畴身上。终于,洪承畴的内心防线彻底崩塌,甘愿匍匐在皇太极脚下俯首称臣。
诚然,在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洪承畴作为明臣投降清廷,无疑是无耻汉奸,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凭一己之力说服满清政权承袭明制,学习儒学,保护了汉人以及汉文化,缓和了民族矛盾,于国于民又都是功在千古。
洪承畴虽然是明朝和汉人的叛徒,但他降清后进言颇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劝说满清统治者学习汉文化,善待汉人,不杀百姓,千千万万的江南人民因此免遭屠戮。
另外,洪承畴对清朝顺利入主中原做出了杰出贡献,因为他在降清之初向皇太极进献了一条重要计策。
大明王朝|洪承畴降清后给皇太极进献一计,让满清入主中原变得“合理合法”
文章插图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全国烽烟四起,大明王朝的劲敌除了满清,还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皇太极急于求成,一心想率领大军攻入北京,入主中原。但洪承畴却出言阻止了他。
洪承畴的理由很充分。首先,以满清的实力,此时若强行入关并非有十足把握获胜,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王朝虽然已然病入膏肓,但实力尚存。与其以身试险,不如坐山观虎斗,让李自成去打头阵,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大明军与大顺军相互消耗,满清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更可以给满清入关以“合法性”。
这个“合法性”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李自成虽然是农民起义造反,实力也不及满清,但他毕竟是汉人,而满清是外族入侵者,同样情况下,中原百姓还是心向汉人的。让李自成去灭掉明朝,然后满清就可以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带兵入关,灭掉李自成,“合理合法”地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