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立秋六首:万绿枝头一叶黄,一夜新凉是立秋( 二 )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优点和缺点 。 这僧人倒也骄傲于自己的职业福利 。
立秋|立秋六首:万绿枝头一叶黄,一夜新凉是立秋
本文图片

“乳鸦啼散玉屏空 , 一枕新凉一扇风 。
睡起秋声无觅处 , 满阶梧桐月明中 。 ”宋朝刘翰《立秋》
立秋时节是秋天的开始 , 白天依然热 , 但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和西风的渐进 , 通常晚上会有凉风和凉爽 。 老人说 , 立秋之后 , 晚上会睡得好些 , 就是这个道理 。
盛夏会经历一段晚上和白天同样炎热的时段 , 让人寝食难安 。
但立秋左右和立秋之后 , 明显晚上的温度会降低 , 有风 , 适合人的睡眠 。
【立秋|立秋六首:万绿枝头一叶黄,一夜新凉是立秋】那黄昏时候 , 小乌鸦终于归巢 , 再也听不到它们夜晚烦人的叫声 , 无论是天空还是室内 , 因为凉快 , 而感觉空旷幽静了、
难得睡了个好觉 , 那枕席凉快 , 那窗户徐徐吹进凉风 。
很久没有这样沉酣的高质量的睡眠 。 所以醒的时候是在半夜 。
半夜正好 , 听说秋天来了 , 让我寻找一下秋的声音和痕迹 。
都说立秋这天西风起 , 梧桐落 , 可是我走到庭院 , 没看见梧桐落叶子呀 。
倒是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下 , 团团清影 , 这个夜晚清凉可爱 。
难得他这么写实 , 梧桐确实是秋天落叶 , 非要说立秋就落 , 则是附会而后杜撰出来的 。
立秋|立秋六首:万绿枝头一叶黄,一夜新凉是立秋
本文图片

“万绿枝头一叶黄 , 秋风恰则到林塘 。
晚云更作潇潇雨 , 拾得人间一夜凉 。 ”《立秋后十日》宋朝·舒邦佐
由于暑热和凉风的交替 , 很多盛夏的树木 , 因为空气或者根部上行的水分减少 , 会开始出现黄叶和落叶 。
但是立秋时段 , 是不会太明显的 , 比如梧桐依旧团团高绿 , 比如柳树仍旧绿叶婆娑 , 比如樟树 , 此时正丛生新叶 , 在枝头如同清新的绿云 , 但是你走近 , 会发现 , 可能会有梧桐的叶子落在地方 , 可能有柳叶如蝶 , 落在青青小草上头 , 那樟树的落叶 , 在根部 , 实际大部分落叶并不影响整体树的青翠和美观 。
万绿枝头一叶黄的景色 , 是真的难得看到 , 至少不会黄的太明显 。
但是很多人都认可这句诗 , 是因为 , 这里有一种季节转换的当然之美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提炼 。 一片黄叶不管它是否在枝头还是在地上 , 不管是否真有即视感 , 因为秋天的到来 , 小小黄叶和落叶是一种标志 。
这是写立秋初凉之美 , 从一叶之黄 , 凉风吹到了山林池塘 。
而暮云更是有此时换季的雨 , 所谓一层风雨一层凉 。
但这凉快是让人欢喜的 , 如同大旱甘雨 。
这首诗巧在 , 枝头黄叶 , 一夜而凋 , 拣到它时 , 已经凉满人间 。 这是黄叶中的小天使吧 。 报秋未必是凄凉 , 是人间清凉 。
立秋|立秋六首:万绿枝头一叶黄,一夜新凉是立秋
本文图片

“三伏熏蒸四大愁 , 暑中方信此生浮 。
岁华过半休惆怅 , 且对西风贺立秋 。 ”宋朝·范成大《立秋二绝·三伏熏蒸四大愁》
我喜欢范成大这首诗 , 非常写实 。 至少在当代 , 过盛夏的人还是会有共鸣感 。
三伏天气 , 是横跨晚夏初秋的 , 长达三十天或四十天 , 在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下 , 太阳如烧 , 地气如烤 , 空气如蒸 , 人如热水中的鱼 , 天地洪炉 , 古人没有空调 , 山居和冰室水榭 , 到底只是少数人的享受 , 绝大多数人 , 都如患病一样 , 靠身体的调节能力和有限的资源抗击抵御酷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