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李白四次婚姻背后到底有多辛酸?( 二 )


许氏病故之后 , 李白带着儿女移居东鲁 。 李白自己说移居东鲁的原因是“学剑” , 所谓“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 。 这当然是诗人在吹牛 , 实际情况应该是为了生计 , 投靠亲友 。 李白的家族 , 大部分定居在山东 。 这大概就是后来杜甫等人称李白为山东人的由来 。 到了山东不久 , 李白一位名叫李冽的堂弟(当时做着兖州长官佐副的官职) , 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
李白|李白四次婚姻背后到底有多辛酸?
本文图片

这位刘姓妇人 , 不是一个浪漫之人 , 她对李白的诗歌完全不感兴趣 , 对李白整天只知道饮酒作诗、高谈阔论而不懂得挣钱养家 , 让她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 , 很快就感到了不满乃至厌恶 , 二人关系 , 终于以离婚了结 。
跟刘氏的这一段婚姻生活 , 李白无疑是很郁闷的 。 他的远大理想 , 他的诗酒山水之乐 , 一定都曾经遭受刘氏无数次的数落、嘲笑和痛骂——后来他在诗中把刘氏比作汉人朱买臣妻子 , 足以证明 。 这一时期 , 李白的痛苦也曾多次在诗篇中流露出来 。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的“鲁人重织作 , 机杼鸣帘栊”、“举鞭访前途 , 获笑汶上翁”等诗句可以看到 , 李白不切实际的言行举止 , 遭到了鲁人的讥笑 。 《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最后四句 , “会稽愚妇轻买臣 , 余亦辞家西入秦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然是跟刘氏离婚之后 , 李白郁闷心情的一次大释放 。 这是天宝元年(742年)的事 , 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 , 李白以为从此一去 ,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 于是 , 借着这一首诗 , 发泄了胸中积蓄的恶气 。 有人说 , 这首诗是李白告别妻子儿女之作 。 我认为 , 这说法不通 。 李白得到征召好消息的时候 , “呼童烹鸡酌白酒 , 儿女嬉笑牵人衣” , 不见妻子的身影;假如还没有离婚 , 以“会稽愚妇”指称现任妻子 , 也不合情理 。 此外 , 有的诗歌注本将“南陵”说成安徽宣州南陵 , 也是错误的 。 这是东鲁南陵 。 据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考证 , 在今天山东曲阜西南 , 全名叫南陵城村 , 人称南陵 。
李白的第三段婚姻 , 妇人只是妾 , 并未扶正 。 这位妇人原来是李白的一个邻家女子 , 可能是李白看上她的姿色之后 , 再想办法纳为妾的 。 李白有一首《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诗 , 专门表现诗人对这女子的爱慕之情 。 诗如下:
鲁女东窗下 , 海榴世所稀 。
珊瑚映绿水 , 未足比光辉 。
清香随风发 , 落日好鸟归 。
愿为东南枝 , 低举拂罗衣 。
无由一攀折 , 引领望金扉 。
从这首诗看 , 李白很可能经过了一个暗恋、苦恋、追求的恋爱过程 。 如果把这一段婚姻理解为李白的自由恋爱 , 未尝不可 。 之所以是纳妾 , 而不是娶为正室 , 原因可能是这位邻家女子只是普通民女 , 按照唐律 , 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李白不得将其娶为妻子 。
李白|李白四次婚姻背后到底有多辛酸?
本文图片

这位连姓氏都没有留下来的妾 , 下落如何 , 是一直跟着李白生活 , 还是离婚、夭折了 , 都不得而知 。 我们只知道 , 她给李白生了一个儿子 , 取名颇黎 。
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 他们结婚的地点在宋州(今天河南商丘一带) , 时间应是天宝十二载(753年)之前 , 李白五十岁左右 。 今天可以看到不少李白写给这位宗氏妻子的诗歌体书信和他代替妻子写给自己的诗歌 , 仅天宝十四载就有《秋浦寄内》《自代内赠》《秋浦感主人寄内》等 , 诗中饱含着思念之情 。 由此不难想象 , 宗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妇人 , 李白对她是相当有感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