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具有潜力,但远未启动( 二 )


艺术品的需求群体和需求量不确定性较强 , 大多数的艺术品消费是偶发的 , 频次不高 , 习惯性消费占比较低 。 总体来说 ,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总量缺口较大 , 增长预期较高 , 目前人均消费水平仍较低 。
多角度观察艺术品消费市场发展的动能
需要注意的是 , 我们不能把艺术品消费单纯地理解为居民购买艺术品或者设计品 , 需要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和认识市场 。 仔细观察最近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艺术品消费市场正在孕育着新动能 , 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 , 艺术品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许多人的认知 。 具体表现为:
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具有潜力,但远未启动
本文图片

“2021阿里巴巴设计周”中的潮玩与当代艺术作品
第一 , 人们观展热度持续提升 。
最近10年 , 艺术博览会从一线城市快速扩展到二线城市 , “艺术成都”、“艺术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品博览会逐渐形成了特色 , 呈现出竞争效应 。 以上海和香港为中心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博览会生态圈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凸显 。 不少艺术博览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 门口排起了长队 , 交易情况也较为乐观 , 人们对文物艺术品的关注和喜欢明显提升 。 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 , 截至2019年底 , 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535家 , 比上年增加181家;2019年 , 博物馆举办展览2.86万个 , 教育活动33.46万场 , 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 , 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 。
科技进步触发了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博物馆的线上展示力度 , 春节期间 , 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2000多个线上展览 , 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 。 国内很多重要博物馆、美术馆打造直播季 , 让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与人类璀璨的文化艺术相遇 , 直接与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对话 。 技术进步使艺术展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几何式地放大文物艺术品的文化魅力和传播维度 , 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线下走进博物馆的兴趣 。
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具有潜力,但远未启动
本文图片

“2021阿里巴巴设计周”中的潮玩与当代艺术作品
第二 , 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 。
最近10年 , 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步伐在加快 , 艺术与设计具有润物细无声式浸入的特征 , 艺术品的外溢效应远远超过艺术品销售本身 。 产业对艺术的需求明显上升 , 艺术走进乡野、地产、工业品、科技等 , 通过差异化、创意性的设计 , 提升商业的品质和价值 。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 独特的地域文化往往是最能感染人的软实力 , 美术馆的建立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气质 。
举例来说 , 桐庐大地艺术节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 , 在广袤的乡野上 , 基于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来进行艺术创造 。 当代艺术与生俱来的创造性、体验性、生态性和观赏性 , 对保护保留传统乡村环境 , 助力精准扶贫 , 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
北京金宝汇购物中心推出202Q艺术节 , 汇集艺术家、艺术工作室、画廊、品牌等 , 演绎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的创新与魅力 。 艺术节提升了商业的看点和品质 。
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具有潜力,但远未启动
本文图片

“2021阿里巴巴设计周”中的潮玩与当代艺术作品
第三 , 实用的艺术品或设计品受到青睐 。
大众对实用性、轻奢的艺术品和设计品更容易接受 , 艺术灯具、艺术沙发、餐具或者茶具、书画或者小型雕塑走入家庭和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