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感受千年石窟的文化印记 每一页都在述说着千年故事

须弥山石窟 , 地处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 , 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 拥有一百多座洞窟 , 被誉为“宁夏敦煌” 。
站在须弥山上 , 一眼望去 , 石窟、佛像、寺院、古树、丹霞和奇石融为一体 , 迥异别致、秀丽旖旎 。谁又能想到 ,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鲜为人知的荒山野岭 , 如今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 。
这个变化 , 与考古人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息息相关 。
【须弥山石窟|感受千年石窟的文化印记 每一页都在述说着千年故事】近日 , 在浙江大学 , 《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发布 。这部历时8年而成的丰硕成果 , 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须弥山石窟文物研究所共同编著的 ,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它记载了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提供了我国西北部一座重要石窟群的全新、全面的信息 , 将千年不朽的石窟文化展示于众 。
与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冈石窟齐名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 须弥山石窟考古 , 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察 , 其间还进行了无数次不同形式的考古研究活动 。这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 , 栉风沐雨 , 筚路蓝缕 , 凝聚了新中国考古人的心血 。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是须弥山石窟考古活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从1984年到2000年 , 他曾4次前往须弥山石窟考察 。
“尽快把须弥山石窟的宝藏发掘出来 , 是以宿白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夙愿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说 。
“除了须弥山石窟考古团队的全体人员外 , 这部报告也吸纳了云冈、龙门、克孜尔、麦积山、大足等石窟田野考古一线专家的贡献 , 还得到了考古界诸位学者和地方博物馆专家的指导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主持须弥山考古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李志荣说 。
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 , 截至2020年 , 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 。
在如此众多的石窟文化遗产中 , 我国几代考古人为什么对须弥山石窟情有独钟、倾心竭力?
据专家介绍 , 须弥山石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 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丝绸之路开通后 , 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 。通达便利的地理条件 , 使这里得以形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 , 在我国石窟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须弥山石窟艺术宝库现存石窟160多个 , 造像1000余尊 , 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连绵两公里的八座山峰上 , 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 甚为壮观 。
虽然地貌没有三山五岳那么高大险峻 , 但这里的一尊尊石像不仅造型千姿百态 , 而且以其独特精美的石雕艺术取胜 。这使须弥山石窟成为中国古代十大石窟之一 , 与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大同、克孜尔、榆林等石窟齐名 , 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 。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弥勒大坐佛 。这座佛像俗称大佛楼 , 开凿于唐宣宗大中三年 , 是须弥山造像最大的石窟 , 高达20.6米 , 成为须弥山的标志 。它雕凿在一个马蹄形石窟内 , 比例匀称 , 身披袈裟 , 脸如满月 , 双耳垂肩 , 神情庄重 , 十分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