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 。 这是一首信口即兴、意趣洋溢、抒发热爱皎洁月色的感情的小令 。
01、原文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 , 先到万花川谷 。 不是诚斋无月 , 隔一林修竹 。
如今才是十三夜 , 月色已如玉 。 未是秋光奇绝 , 看十五十六 。
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
本文图片

02、注释
1、好事近:词牌名 。 双调四十五字 , 仄韵 。
2、万花川谷:在离作者住地不远处一座苑圃的名字 。
3、诚斋:作者字号诚斋 , 也是作者在江西吉水的书房的名字 。
4、庭:庭院 。
5、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
6、未是:还不是 。
7、十五十六:指十五十六的月亮 。
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
本文图片

03、译文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 , 先照到了万花川谷 , 不是书斋没有月光 , 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 , 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 。 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 , 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 , 那才是最好的 。
04、赏析
这是一首信口即兴、意趣洋溢、抒发热爱皎洁月色的感情的小令 。
上片望月写景 。 “月未到诚斋 , 先到万花川谷 。 ”明月还没有照到我的书室——诚斋 , 她的清辉却先洒遍了万花川谷 。 词的小序写道:“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 无疑的 , 开首两句是从登高临远时的角度来着笔的。 提笔就写到月 , 既点明时间 , 又起了点题的作用 , 并为全词突出了描写的主体 。
“未到……先到……” , 粗略看来 , 似乎是写作者望月时通过视野而得出的判断 , 行文中却含有丰富的感情 。 诗人夜登万花川谷 , 固然表明游兴酣浓 , 但登临纵目时 , 首先着眼寻找的是诚斋 , 热爱自己书室之情可以想见 。 可是“月未到诚斋” , 就不免有点遗憾之感 。
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
本文图片

“万花川谷” , 可能不是什么名胜 , 但从这一俊美的地名来看 , 可以想象得到 , 那里一定是个繁花似锦、草木飘香 、山峦叠翠、流水潺潺的地方 。 月光照耀下的万花川谷 , 肯定风光旖旎 , 景色迷人 。 “先到万花川谷” , 渗透了诗人热爱自然风景的感情 。
“不是诚斋无月 , 隔一林修竹 。 ”首句写“月未到” , 这里说“不是……无月” , 前后两个不同的视觉判断 , 写明了诗人在月光下遥望诚斋的不同过程 。 前者是初看 , 后者是凝视 。 由于满院修竹荫蔽诚斋 , 挡住了视线 , 自然一时难以得出正确的看法 。
“隔一林修竹” , 在这里 , 虽然是解释上文“不是”“无月”的诗句 , 但也可以想到诚斋清雅、优美的环境和诗人正直、廉洁的气质 。
下片望月抒情 。 “如今才是十三夜 , 月色已如玉 。 ”前句从具体时间上说明月夜具备的条件 , 后句从已经呈现出来的月夜情景来赞美月色的美好 。 这样 , 就将超越自己预料的观感和无比热爱明月的感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
【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杨万里|杨万里《好事近》,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以俗为雅脱口秀,文采飞扬
本文图片

“未是秋光奇绝 , 看十五十六 。 ”今夜还不是秋月绝妙罕见的时候 , 要欣赏月色 , 须等到十五、十六的晚上 。 这两句从意境上 , 使词的内涵更为广阔、深远;从感情上 , 使词的魅力更为丰富、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