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血溅鸳鸯楼,武松杀了不该杀的人,只得以半生孤苦来赎罪

水浒原篇中的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故而每次露脸儿,都惹人多看两眼。柴家庄,武松初见宋江时,宋江便在堂下秉烛细观,“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欢喜”。到了阳谷县,自家大嫂亦是“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竟怦然心动。



丫鬟|血溅鸳鸯楼,武松杀了不该杀的人,只得以半生孤苦来赎罪
文章插图

如此两处描写,足见武松的颜值高,且很吃得开。大嫂的反应更意味着,都监府的小丫鬟玉兰,对武松肯定也是中意的。玉兰是都监府丫鬟中的尖子,其人“脸如莲萼,纤腰袅娜”,精通音律还擅针线。故而,中秋八月鸳鸯楼家宴上,张都监做媒时,两个人都没有拒绝,武松高兴地三更还未入睡,月下习武一番。



丫鬟|血溅鸳鸯楼,武松杀了不该杀的人,只得以半生孤苦来赎罪
文章插图

【 丫鬟|血溅鸳鸯楼,武松杀了不该杀的人,只得以半生孤苦来赎罪】可见,若非张都监歹毒用心,武松这桩好事必然达成。奈何造化弄人,指婚当夜就捉贼生祸,而出来诓骗武松的,正是丫鬟玉兰。细究原著就能发现,张都监陷害武松的圈套是非常周密的,作为最后一枚诱使武松上当的棋子,小丫鬟玉兰很有可能是被利用,而绝非同谋。所以,人们多以为玉兰不该死。
当武松逃出飞云浦再回都监府,听得鸳鸯楼上张都监蒋门神的计较,已是“无明业火三千丈,冲破了青天”,这种情况完全就是红了眼,都监府哪一个都该杀哪一个都该死,玉兰也不例外。故而,守门的小厮、灌汤的丫鬟、都监夫人,一个个都搠在刀下。玉兰也只吭出一声“苦也”,未等求饶,就搠在地下。



丫鬟|血溅鸳鸯楼,武松杀了不该杀的人,只得以半生孤苦来赎罪
文章插图

玉兰死了之后,武松才松了一口气,叹息“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足见切齿之恨。武松深明大义,但最忌被人利用、被蒙骗,玉兰恰恰犯了忌,虽然她也是被人利用的。待到上梁山、征方腊生死几回后,武松不再记恨于心,彻底明悟,其中当然也有对玉兰的苦衷。六和寺的心灰意冷,大半生的孤苦,都是一种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