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我的读书笔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约翰|我的读书笔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文章插图

花了三周看完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怎么说呢,这本书跟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样,以至于这篇读书笔记我都不好下笔,倒不是怕表现出了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是怕理解实在是太不到位了,给别人带来一些误解。
先说说背景,这本书其实是久仰大名。都说是被书名耽误的好书,在哲学、人文、游记、计算机(对,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计算机,反正很久之前我在程序员必读书目里面就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等各领域都时推荐必读。所以我也是很久之前就买了,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看下去。之前看过几次,也都是勉强看了前几章节就放弃了。没错,就是前面和约翰讨论修理保养摩托车的,因为从来也没摸过摩托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实在激不起自己读下去的欲望。
最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把这本书看完,为此我还特地在网上查了一下书评,但为了避免剧透,也并没有看太详细的分析,都是看了下大体解析,基本上都是说通过作者和儿子一趟跨越美国的摩托车之旅,讨论了哲学、人生的各种话题,而且说有点儿高开低走,前面写的很好,后面结尾有点儿仓促。看完这些,其实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类似《苏菲的世界》那样的哲学故事,或是一本类似《瓦尔登湖》那种探索人生目的的很平静的旅游笔记。
但是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故事一开始,主角父子与朋友约翰夫妇一起相约摩托车旅行。主角是一个热爱机械,做事细致的人。一路上保养、维护摩托车,也交给约翰很多摩托车的知识。而约翰明显就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完全不在乎这种细致的工作,他的观念中摩托车只是一个工具,而修理只是一种工作,自然有专业的人士来做,摩托车有问题就找人来修,完全没必要自己上手。淡然,这两种观点无分对错,主角事必躬亲的修理也可能只是自己的爱好。只是我很诧异,这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甚至格格不入的两人为何会成为挚友,并且能够相约拌嘴旅行。看到这里,我以为甚至误以为后面的的故事都将在这吵吵闹闹的和谐氛围中度过。
直到鬼魂费得洛现身。在一次讨论中,作者说了一个鬼魂的故事,说道有一个叫做费得洛的鬼魂知道一切。之后整个故事朝着一种无法预知的方向发展了。费得洛原本是一位修辞学老师,可能就是教别人写作文的,相当于语文老师吧。他教学时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不给学生打分,比如让学生自主决定内容等等。前期这些都平平无奇,直到他开始追寻起了“良质”。费得洛认为良质是一切之始,是一种物质(没错,并不是单纯的哲学层面的东西),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恒定的目标。说真的,我始终没有理解费得洛说的良质究竟为何,非要用中文来解释可能与道家说的“寻道”类似。
费得洛为了追求良质辞去了工作,考取了芝加哥大学,又与各种不同的人进行了各种辩论,中间引入了很多哲学思想,也讨论了很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等哲学大家的观点,这里就不多说了。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一直认为主角患有重度的精神分裂,他幻想出了另一个叫做费得洛的人个来探索、来阐述、来说明问题。直到最后一章也的确印证了我的想法,主角也认清了自己就是费得洛的本质。但是,就在这时,整个故事戛然而止了。
没错,就在最后主角认识到自己就是费得洛的时候,故事来到尾声,我们无从知道主角究竟是和儿子继续旅行,还是送走了儿子继续追求所谓的“良质”。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了,费得洛最终已经找到了他追寻的良质,这种良质就是他自己的心,从心而动,看清自己,接受自己,回归生活似乎就是每个人的良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