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独家|40多年与名家书信来往 一不小心他收藏了“当代文学”半壁江山( 四 )


自称“小字辈朋友”的潘耀明 , 被金庸先生很看重 。 很多个黄昏 , 金庸先生让秘书打电话给潘先生 , 问其如得空 , 可过去他的办公室聊聊 。 潘耀明从柴湾的明报大厦到金庸办公室所在的北角嘉华国际中心 , 也不过是十分钟的车程 。 借潘先生之眼 , 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金庸的办公室“盛况:
“更像一个偌大的书房 , 估量也有近二百平方 , 两边是从墙脚到天花板、排列整齐的一排排书柜;其余的尽是大幅的落地玻璃 。 从玻璃幕墙透视 , 一色的海天景观 , 可以俯览维多利亚港和偶尔划过的点点羽白色的帆船和渡轮……”
潘先生回忆很是动情 , “那当儿 , 我们各握一杯酒 , 晃荡着杯内金色的液体 , 酒气氤氲 。 彼时彼刻 , 我喜欢拿目光眺望玻璃幕墙外呈半弧形的一百八十度海景 , 只见蔚蓝的海水在一抹斜阳下 , 浮泛着一条条蛇形的金光 , 澌澌粼粼地向我们奔来 …… 心中充盈阳光和憧憬 。 我们在馥郁酒香中不经意地进入话题 。 在浮一大白后 , 平时拙于辞令的我们俩 , 无形中解除了拘牵 。 他操他的海宁普通话 , 我讲我的闽南国语 , 南腔北调混在一起 , 彼此竟然沟通无间 ……”这场景 , 至今读来令人动容 。
|封面独家|40多年与名家书信来往 一不小心他收藏了“当代文学”半壁江山
本文图片

金庸的管理风格:
字条管理 , “用人不疑 , 疑人不用”
1995年 , 停笔不写武侠小说多年的金庸先生 , 计划重新开笔写长篇历史小说 。 金庸先生让潘耀明辞掉《明报月刊》的工作 , 邀请其策划创办一份历史类杂志 , 将自己的历史小说在上面连载 。 但可惜 , 金庸先生突然身体中风入院 , 动了大手术后 , 身体状况已经不足以支持其完成宏大的历史小说写作计划 , 这也成了金庸晚年的一大憾事 。
金庸先生除了是武侠小说高手 , 在经营报馆方面也很是在行 。 潘耀明在文中透露 , 金庸主政明报集团 , 除了开会偶然讲话外 , 平时大都是用写字条的方式来传递他的指令 。 “金庸的字条管理”是明报企业一大特色 。 金庸的字条 , 都是浅白易懂、言简意赅 。
此外 , 金庸奉行的是“用人不疑 , 疑人不用”的管理原则 。 他深谙用人唯贤、人尽其用的道理 。 一旦找到他所器重的人 , 便委以重任 , 放手让其发挥 , 一般不过问具体事务 。 所以明报集团旗下 , 凝聚了不少有识之士 。 “集成功的报人、成功的作家、成功的企业家于一身的金庸 , 相信在海内外都是空前的 , 在这个商品味愈来愈浓重的社会 , 恐怕也很可能是绝后的 。 其实 , 金庸不光是我工作的上司、老板、忘年交 , 也是我从之获益良多的老师 。 ”潘耀明感慨 。
对话潘耀明:
“越有成就的人 , 学问越大 , 人往往也越谦和 , 不摆架子”
潘耀明 ,笔名彦火 。 福建省南安县人 。 现职《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 《文综》社长兼总编辑、香港作家网社长 。主要创作在评论、散文集25种 , 近著有《山水挹趣》(2018年 , 香港中华书局)等 , 其中《当代中国作家风貌》被韩国圣心大学翻译成韩文 , 并成为大学参考书 。 部分作品被收入香港中、小学教科书内 。 现在除继续主持《明报月刊》外 , 还兼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等职务 。
封面新闻:具体谈谈您怎么跟文学结缘的?
潘耀明:我是福建人 , 10岁到香港 , 念书到中学 。 家里经济条件有限 , 高中后没有上大学 , 就去工作 。 没钱买书 , 但我家住的地方附近有公共图书馆 。 我很喜欢到图书馆借书看 , 尤其喜欢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 像巴金的所有作品我都看了 。 后来我到一个杂志社工作 , 从当见习校对一步一步做起 。 当时是内地刚刚开放 , 很多老作家需要海外发表园地 。 我去组稿 , 认识了很多作家 , 跟他们建立了书信联系 。 当时在香港 , 有很多关于内地作家的资料 , 多是抄来抄去 。 我通过书信 , 以及实体北上探访 , 对这些信息一一核实 , 不再以讹传讹 , 还写了一本书《当代中国作家风貌》 。 这本书影响比较大 。 而且 , 在组稿的过程中 , 我跟一些老作家 , 变成了彼此信任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