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升官发财是每一个当官之人的梦想,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然而却有这样的一个例外,有古书记载“在京三品大臣始得坐轿”,意思是在京城里三品大臣以上才能坐轿,如果从光禄太仆卿降级为佥都御史,就要抬着轿子去谢恩。光禄卿是从三品,佥都御史则是正四品,为什么官员把从三品降到正四品称为升官,并且欣喜若狂,还要抬着轿子去谢恩呢?要知道,当官不光要看官职,更要看工作内容。光禄卿和太仆卿虽然是九卿之一,但实际上就是伺候人的活儿。比如说光禄卿,实际上是“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谨其出纳之政”,简单来说就是伺候别人吃酒席。皇帝有需要的时候,要负责准备吃喝用度。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不仅祭祀的时候要准备用品,宴请别人的时候还要负责方方面面的琐事。这工作不仅累,还费力不讨好。不仅被礼部管着,同时也被尚膳监宦官监督。由这样两方紧紧盯着,受气那是常有的事。至于太仆卿,那就更不用说了,“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根本就是弼马温。工作地点叫太仆寺,听上去高级,但其实就是好一点的马厩。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所以说,虽然是从三品,但仍旧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正四品佥都御史就不一样了,虽说官职没那么高,但担任的是都察院的一把手。虽说监察御史级别并不高,在当时位居朝廷的最底层,是七品小官,可是权力却不容小觑。他们的权力就是督查百官,有弹劾的职权,简单来说就是皇上的眼睛,负责盯着文武百官。不管是几品高官,都有可能栽在七品御史身上。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说话态度,都有可能被他们找茬。根据《明史》记载,监察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明史》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他们除了监察官员,还能监察平民百姓。并且不必事事都告诉皇帝,小事自己就可以当机立断。这样的权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了。所以哪怕是正二品的官员,或是总督、巡抚,见到他们也得小心翼翼,客客气气。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因为前车之鉴太多了,隆庆皇帝的老师就曾经被御史弹劾下台,让这个首辅帝师都无可奈何。因此,没有人敢轻易惹他们,要是真的惹恼了,谁都担不了这个后果。嘉靖年间,一个叫王仪的监察御史在巡查的时候发现秦王侵占百姓的产业,于是便发动同僚弹劾他,最后这个王爷都无可奈何,只得大事化小,将百姓的产业归还。这个人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御史,就已经能动得了王爷了,更别说佥都御史了。所以说,有时候降级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至于为什么要骑马抬轿谢恩,是因为明代三品以下的官员不能坐轿子,只能骑马上朝。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不过为了考虑大家的面子,虽然御史的品级达不到坐轿子的高度,但还是抬着轿子去谢恩吧。类似于这种明降实升的事唐文宗时期也有,幽州节度使杨志诚以前是检校工部尚书,之后被朝廷改为检校吏部尚书。他非常不满,认为自己被降级了,看不出来朝廷其实是在给他升官。在他看来,工部和吏部都是同级的,不能算升职。唐文宗|古代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暗暗窃喜?网友:换作是你也高兴
文章插图
但是吏部尚书管的是官员升迁降职,这个位置的权力极高,可操作空间很大,这一美差在当时甚至被成为“天官”,像神仙似的令人仰望。而工部尚书管的确是皇家建筑,说白了就是每天跟工匠打交道。在古代,不仅工匠是贱业,连带着工部也被成为“贱”部。这些本来是心照不宣的东西,然而杨志诚却不领情,朝廷本以为他只是抱怨,发发牢骚而已,可是连之后皇帝派去慰问他的人都被扣下了,唐文宗也只好让他去当个宰相。所以说在官场上,有时候升官不一定是好事,降职也不一定是坏事。一个官职的好坏除了从品阶上能看出来,更重要的是它的职权。在官场上,升迁降职和自身作风都是非常重要,不得马虎的问题,所以涉及到这两者的官职自然也十分重要,如同掌握着官员们的生杀大权。因此如果有谁被调往这些职位,自然是一大美事,要谢恩才对。参考文献:《万历野获篇·卷二十·京职·京官肩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