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社科话题】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 二 )


本文图片

七夕节正在向中国爱情节转换
人之初 , 性本善 , 爱是每个人内心的自为存在 , 而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成熟 ,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容回避的话题 。 雨果说“人生是花 , 而爱便是花的蜜 。 ”人们需要爱情、呼唤爱情、歌颂爱情 , 但同时也需要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表达爱情 , 于是便出现了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节 。 不可否认的是 , 曾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段落里 , 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 , 而中国的七夕节则颇受冷落 。 但可喜的是 , 中国的七夕节当下已经悄然回归国人的节日文化档期 , 并呈现出向着中国爱情节转换的趋向 。
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故事 , 在中国 , 在海外 , 不知有多少人讲过、听过 。 我们曾经听我们的父辈讲过 , 父辈又听祖辈讲过 , 这样一直可以追溯到很远 。 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 , 牛郎织女的爱情因子与七夕节庆的紧密贴合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潜意识认同 , 在爱情时间节点的档期寻选过程中 , 七夕节成为了不二的选项 。
七夕节有乞巧节、女儿节、小人节、巧夕节等不同的节日名称 , 节日期间所伴随的则是穿针引线、乞巧乞美等特殊的民俗事象 。 但是 , 伴随着古老民俗事象的隐退 , 乞巧节等不同称谓已经很少有人提及 , 转而在商业宣传和媒介表达中多称为中国情人节、七夕情人节、中国爱情节等 。 传统社会的七夕节主要是在家庭或邻里之间举行 , 就活动空间而言一般是在旧时的庭院 , 较少涉及公共活动空间 , 现代社会的七夕节则早已冲破旧时的庭院空间限制 , 更多走向咖啡馆、餐厅、商超等公共文化空间 , 参与主体也由过去的女性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恋人 。 总之 , 七夕节乞巧等传统节日民俗的隐退与现代爱情因素的增长 , 凸显了七夕节庆现代化转型的崭新趋势 。
【七夕节|【社科话题】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七夕节|【社科话题】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
本文图片

七夕爱情节的冷思考
七夕节以中国爱情节的形式重新回归人们的节日系统 , 成为人们在固定时间节点的特定生存方式 , 既可看作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 也可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
首先 , 七夕爱情节的盛行是人们表达爱情的需求 。 前文已经提及 , 对于爱情的表达和特定时段的仪式化呈现是人们的普遍诉求 , 特别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这种诉求显得更加强烈 。 以至 , 在西方的情人节传入中国后 , 在一个特定时段受到推崇 。 中国的七夕节本身含有浓厚的爱情因子 , 随着七夕节的现代转型 , 七夕节的爱情因子不断被发掘、弘扬、放大 , 在融合了玫瑰花、葡萄酒、首饰等现代元素后 , 中国的七夕爱情情节展现出了特殊的魅力 , 不断受到恋人的追捧 。
其次 , 七夕假日浪漫经济的活跃助推了七夕爱情节的兴盛 。 传统节日 , 往往是进行大宗消费的重要节点 。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活跃 , 商家也纷纷打出各种“节日噱头” , 以带动节日经济 , 近年来“双11”、“6.18”都是这种经济活动的产物 。 众多商家也由此联想到了七夕节的“浪漫经济”价值 , 以至于拿出各种促进浪漫消费的手段 。 花店、蛋糕店、电影院、商场、超市在七夕节往往会进行特殊装点 , 烘托出特殊的浪漫氛围 , 并采取多样的促销手段 。
再次 , 七夕爱情节的兴盛是复兴传统文化 , 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 中国是文明之乡 , 礼仪之邦 , 中国不但有礼仪道德 , 更有充满浓郁人情关爱的爱情因子 。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复兴传统 , 丰富民众生活也成为政府、民众共同的选择 , 广大学者也积极参与其中 。 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传说在我国多地流传 , 地方政府积极发掘其中的文化元素 , 建成多处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主题文化公园(如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风景区等) , 在七夕节当天也会举办多种形式的爱情主题活动(如七夕相亲会等) , 央视也在近年来连续推出七夕主题晚会 , 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