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邸在城墙之南,园邸在城墙之北,城墙东西向布置 。城墙南北两侧皆叠置以青石为主的假山,攀登假山,即可登上城墙 。
假山低处,城墙显露,假山高处,又可俯视城墙,假山与城墙浑为一体,处理得非常得体自然 。站在“榆关”之顶,只见东端竖有非常显眼的青石一块,上刻“翠云岭”三字 。
妙在这“翠”字上,点出了恭王府邸园城市山林的意境 。北部园景轩谢隐约,竹影扶疏,林木参差,葱笼荫郁,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好去处 。
从“榆关”下行,沿着山涧小径,石级时而上下蜿蜒,时而有平台过渡 。到了山下的北部,回头望去,那假山簇拥着城墙,象马蹄形一样兜抱全园 。
以青石为主叠成的假山,使人有山石峥嵘,群峰耸翠,刚劲挺拔之感 。前行,穿过“青云片”洞门,迎面有一块五米多高的太湖石峰,上刻“福来峰”三字,也有人称为飞来峰,此石既有嶂景的作用,也有景观的作用 。
在这奇峰异石之东,有青石假山对峙 。在青石假山东面有方井一口,据说汲水顺石槽可流至“流杯亭”内 。
这里叠石檀木,增建亭宇,布置自然、秀雅,使人有坐石可品泉、凭栏可观花的清意幽新之感 。在“福来岭”之北,有一池清水横在眼前,在这水池北岸南望时,才发觉它的妙处所在 。
假山水面遥相呼应,山水多变,高下有致,近处独峰耸翠,秀映清池,使人绝无孤山独水之感,又有隐露于山林中的城墙 。正有“一城山水半城湖,全城尽在湖水中”的画意 。
在这里,方使人体会到此种山、城、水、亭、绿化等组景的布局手法之奥妙了,真可堪称园林艺术的佳作,这也是恭王府与其它园林艺术极为不同的重要艺术 从这里往东,有一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小庭院,幽深而清静的院落内回廊曲折,翠竹摇曳,清意幽新的庭院建筑成了邸园中的小园,与山石水景区形成封闭与开朗的对比,成为园中之园 。传说,这里曾是林黛玉住过的“潇湘馆” 。
此庭院有回廊与戏楼和该园的主要建筑后堂相连接 。后堂位于园邸中轴线的中心,在这后堂的北面,便是全园的主景部分:观月台 。
观月台在假山的顶部,山前临一池湖水,池中点以玲珑的山石,假山石脚的结构是下为洞,上为台,湖石叠置横卧悬挑很有章法,台上建榭,下为洞壑,洞内正中,有康熙手书“福”字碑 。洞之东西各有爬山洞,盘上洞顶,是自然式小平台,由此拾级而上,可达顶部平台,台上之树是全园中轴线上最高点——观月台了 。
站在这观月台上,俯视全园,使人联想起《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史湘云对景色的逼真描写:“这山上(凸碧堂)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 。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凹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可知当日盖这园子,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是凸晶,山之低洼处,就叫凹晶……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曲,一山一水,就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地,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
顺着史湘云当年指点的山涧登道,下到“凹晶”处看时,果然使人会联想起曹雪芹所描绘的一番情景,“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如同置身于晶宫殿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皱碧叠纹,真令人神清气爽” 。身临其景,确有心旷神怡之感 。
从观月台北面沿叠石假山下来,到最后一排书斋,依它为主组成了最后部一进庭院 。它是全园的收尾处 。
这里的登山盘道与书斋建筑相连,山脚悬挑与建筑台基相接,下面腾空的台基与东西走向的通道组成了别出心裁的立体交通 。游完全程,会感到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所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条园林艺术空间的处理标准,在恭王府中皆兼有之 。
- 赠艺术字怎么写
- 卓日语怎么写
- 从事工作年限的证明怎么写
- 晟甲骨文怎么写
- 卷面分析怎么写六年级
- 年度内审计划怎么写
- 涨工资报告怎么写
- 班级规划书怎么写
- 递归扫描txt怎么写啊
- brother的音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