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经典流芳)

2021年是高尔基逝世85周年 。 这位俄语文学巨匠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 , 1868年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诺夫哥罗德城的一个木工家庭 , 从小饱受人间苦难与生活辛酸 , 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即为苦涩之意 。 高尔基一生创作成就突出 ,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 主要作品有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戏剧《小市民》《底层》、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 此外 , 高尔基还撰有大量文艺理论文章 , 对苏联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影响深远 。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的标志性作品 。 小说以20世纪初高尔基家乡诺夫哥罗德附近的索尔莫沃工业区工人阶级生活与斗争的真实情况为素材 , 以参与1902年“五一游行”的领导人之一扎洛莫夫及其母亲扎洛莫娃为人物原型 , 艺术性地再现了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运动 。 《母亲》写于1906年 , 最初被译为英语并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纽约一本杂志上 。 小说问世时 , 俄国社会仍处于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期 , 民众的消极情绪持续蔓延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母亲》表现出工人阶级逐渐觉醒、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情景 , 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 列宁称赞《母亲》为“一本很及时的书”“很多工人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了革命运动 , 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 , 对自己有很大的益处” 。
生动展示了人物的千姿百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母亲》聚焦20世纪初俄国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 工厂中沉重的奴役与剥削使得俄国老一代工人失去了人性与活力 , 每天都像怪物一样生活 。 脾气暴躁、性格恶劣的老钳工米哈伊尔去世后 , 妻子尼洛夫娜担心儿子巴维尔会重蹈覆辙 , 但她惊喜地发现巴维尔成了与父亲迥然不同的人 。 在革命书籍与同伴的引领下 , 巴维尔积极参加革命小组 , 并引导工人运动 。 在巴维尔的影响下 , 母亲以细腻的观察和母爱的本性发现了革命者们的可爱之处 , 与他们成为朋友的同时 , 也受到了先进思想的洗礼 , 逐渐成为一名自觉的革命者:她奔波于农村与城镇之间 , 为农民、工人分发宣传书册;巴维尔在法庭上发表深入人心的演说后 , 母亲又主动承担起递送儿子演说词的任务 。 即便在不幸被暗探发现、即将被捕的时刻 , 尼洛夫娜仍在毫不畏惧地分发传单 。
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 《母亲》在写作艺术上的成就 , 也是它在世界文学史拥有独特地位的原因 。 高尔基为《母亲》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性格各异的无产阶级英雄群像 。 在初次革命小组会面时 , 便生动地展现了安德烈的坦率诚恳、维索夫希科夫的阴郁孤僻等性格特点 , 并写出了这些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 。 小说着力最多的英雄形象是巴维尔 , 精细刻写了他的成长过程:开头时巴维尔也曾语言粗暴;在“沼地戈比”事件中鼓动工人罢工时语言充满热情但却略显稚嫩;在法庭上发表演说时语言富有理性与感召力 , 对沙俄审判制度的伪善性一语破的 。 而亲切淳朴的娜塔莎、粗犷豪放的索菲娅、乖僻暴躁的萨申卡等女性角色则和母亲一起 , 构建出一个革命女性的全景画廊 。 其中 , 娜塔莎和萨申卡来自社会上层阶级 , 高尔基使她们参与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去 , 表明社会主义是妇女解放、阶级解放的唯一途径 。
在小说所描写的诸多形象中 , 最为突出的无疑是尼洛夫娜 。 她在小说中完成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卑微到高尚、从懦弱到勇敢、从小爱到大爱的精神转变 。 起初 , 母亲仅是一位柔顺而悲哀的老妇人 , 出于纯粹的母爱 , 她逐渐理解了儿子和革命同伴 , 这时母亲对革命活动的参与仍停留在自发性层面 。 “五一游行”是母亲正式觉醒的标志和转入自觉性革命的关键点 , 她最终深明大义地支持儿子走在游行队伍的前方 , 自己也加入游行队伍中 。 巴维尔第二次入狱后 , 母亲事实上已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