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经典流芳)( 二 )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 无产阶级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 , 就不能解放自己 。 高尔基在小说中试图表现:像母亲这样的无产阶级女性 , 她们是一无所有者中的一无所有者 , 她们更需要参与到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中 , 这样才能解放自己;而她们在参与到这崇高事业中时 , 还要培育勇于解放自己的意识 。
在鲜活的人物形象之外 , 小说的语言描写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 生动展示了人物姿态所蕴藉的丰富精神内涵 。 比如小说最后一章中母亲被人推搡后背和脖颈、击打肩膀和脑袋后 , “她两腿弯曲 , 全身像火烧似的疼得发抖 , 身子沉重无力 , 摇摇晃晃 , 但眼睛里的光芒却并没有熄灭” , 这一段描写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 这可能是小说后来常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的艺术潜质之一 。
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力量与人类的崇高理想
1907年4月 , 《母亲》英文版单行本在美国出版 , 并广泛传播至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 , 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 。 英国作家拉尔夫·福克斯在伦敦纪念高尔基的群众大会上曾发表过这样的评价:“在全世界有些人是因为读了《母亲》一书才开始研究政治的 。 ”德国著名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对小说高度赞赏 , 曾将其改编为戏剧 。 在苏联 , 这部作品也不止一次被搬上舞台 。 自问世以来 , 《母亲》在苏联曾4次影视化 , 其中导演普多夫金1926年的作品至今仍被世界影坛奉为经典 。 迄今为止 , 学界也仍有不少与《母亲》相关的研究出现 , 其中小说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角度的研究是关注较多的两个点 。
《母亲》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俄苏红色经典之一 , 由沈端先(即夏衍)根据两个日译本转译 , 得到过精通俄文的作家蒋光慈的指点 。 翻译尚未结束 , 由陈望道主持的大江书铺于1929年出版第一部 , 1930年出版后续译完的第二部 。 由于书中充满积极的革命意识 ,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忱欢迎 , 不到一年便再版两次 。 《母亲》的出版鼓舞了一代年轻人 , 文学研究家唐弢后来还曾回忆与朋友一起阅读《母亲》的情景 。 1931年 , 小说因宣传革命思想而被当局列入禁书名单 , 1935年出版社将译者易名为“孙光瑞”、书名改为《母》后再度出版 。 抗日战争期间 , 《母亲》还被印过两版 。 1946年 , 夏衍在《〈母亲〉在中国的命运》中写道:“好的书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 它鼓舞了我们中国人 , 它已经成为禁不绝分不开的中国人民血肉中心灵中的构成部分了 。 ”新中国成立后 , 夏衍译本的《母亲》经过多次校订修正 , 于1955年出版堪称定本的新版 , 并于1985年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高尔基文集》第十一卷 。
作为一部历经时代考验的经典之作 , 《母亲》对今天的作家来说 , 至少在两个方面仍有启示意义 。 首先 , 小说展现了作者对底层生活的纵深了解 。 “高尔基”这一笔名不仅表明他和同时代人都生活在苦涩之中 , 也暗示了自己所写的作品都是关于苦涩的真实 , 《母亲》便是高尔基在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充分且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 其次 , 小说并未采取说教的方式传播思想 , 而是通过成长变化的两个主要人物——母亲和巴维尔——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 。 关于优秀的革命文学 , 恩格斯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 《母亲》完全符合恩格斯所谈到的标准 , 特别是在母亲这一角色上 , 充分体现了人类崇高情感——母爱与人类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的交织协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