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这样被发现、出版、传播( 二 )


1996年《拉贝日记》公开后 , 国内出版界即着手将这一重大历史发现翻译引进到国内 。 为了解《拉贝日记》中文版的译介出版过程 , 项目组分别采访了编者和译者 。
|《拉贝日记》这样被发现、出版、传播
本文图片

△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汪意云接受项目组访问
|《拉贝日记》这样被发现、出版、传播
本文图片

△《拉贝日记(影印版)》
1997年《拉贝日记》中文版出版的时候 , 汪意云已经进入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工作 , 她虽未直接参与第一版的出版 , 却对当时全社为《拉贝日记》的诞生做出的努力记忆犹新 。 她向项目组介绍 , 1996年12月 , 《人民日报》相继发表五六篇报道 , 介绍拉贝外孙女莱茵哈特女士在纽约公开家族保存的拉贝日记原件的新闻 。 身为党媒的责任感和地处南京的使命感 , 使得江苏人民出版社认识到出版《拉贝日记》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 但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 , 财力难以独立支撑 , 跨洋交流的过程困难重重 , 苏人社最终通过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合作 , 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 , 才成功与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取得了联系 , 并购得了日记版权 。 之后在南京大学德语系多位老师组成的翻译组的帮助下 , 于南京大屠杀60周年祭前夕 , 也就是1997年12月 , 完成了《拉贝日记》首个中文版的出版 。 20年后 , 汪意云也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身份的转变 , 成为了《拉贝日记(影印版)》总责任编辑 。
|《拉贝日记》这样被发现、出版、传播
本文图片

△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右二)
据译者之一刘海宁讲述 , 《拉贝日记》是他所有翻译任务当中持续时间最长、介入最深、考证最多、记忆最深的一项 。 由于《拉贝日记》文本具有特殊的严谨性和史学参考价值 , 对译文的客观性要求极高 。 译者了解到许多大屠杀细节之后 , 会不可避免地情绪化 , 如何在译文中处理好个人情感 , 成了翻译工作中的难题 。
采访调查中 , 项目组成员们深感三十多年前的故事依然生动 , 时常让他们产生“历史总是彼此相连”之感 。 “就像前辈所做的那样 , 我们也在回溯、写就历史 。 如果未来有人也想了解《拉贝日记》 , 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素材 , 加以延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