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

在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秋后问斩'',说的是除非一个人罪大恶极,比如叛乱,奴才杀了主人之类,才会被判”斩立决“,其它罪行都不能在春天执行,要等到秋季,所以叫秋后问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缓期执行。

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插图

古人为何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们认为,统治者的统治应该合乎天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董仲舒就曾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意思就是春夏时节乃是万物生长繁育的季节,这个时候行杀戮之事是违背天意的。而秋冬两季则代表肃杀蛰藏,秋风扫落叶,大雁向南飞,万物萧条。春夏主赏,秋冬主罚,如此才是顺应天意。
秋后问斩这个规定在西汉中期就已经渐渐确立起来了,一直延续到清朝完结。古人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让人钦佩。

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插图

除了不再春夏问斩,古人还有”八节不行刑“的说法,”八节“就是古代的八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些也都是一年中非常关键的时节,按照道教的说法,这一天万物都随缘感化,革故鼎新,如果此事行刑,也会伤了天地间的和气。

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插图

即使到了真正行刑的那一天,具体的行刑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个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都能看到,就是“午时三刻”,换言之相当于十一点四十四分。古人为什么非要等到午时三刻才行刑呢?因为在古人讲究阴阳,生者为阳,死者为阴,一天之中,太阳最盛的时候就是12点左右,也就是午时三刻。到了这时,世间的阳气充盈大地,人的影子也是一天中最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行刑,便可冲淡死者带来的阴气。

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插图

【 大自然|古人为何要在秋后才问斩,砍头也要在午时三刻进行?看完恍然大悟】同时,在午时三刻时分,人也会到达一天中最困乏的时候,犯人浑身倦怠,沉沉欲睡,这时候行刑不会那么痛苦。古人还有一个词叫“夤夜”,这个夤夜指的是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的那段时期,按照古人的说法,这段时间里的人心是最脆弱的,很多阴谋也多酝酿发生在这段时间。比如《西厢记》:谁著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比如《水浒传》:因何夤夜私去?古人对自然规律是非常尊重的,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才是最好的,这难道没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