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这首诗怎么写

1. 雨晴这首诗是如何写春的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触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
2. 雨晴这首诗是谁写的,当初为什么写这首诗 你说的是哪首?雨晴 王驾(晚唐)复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雨晴制 陈与义(南宋)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
墙头语鹊衣犹湿bai,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此诗作于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时du陈与义任太学博士 。此诗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
《雨晴》一zhi诗并非名作,但也有几分趣味 。全诗未见“雨”字,但景物dao描写让凉爽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 。
尾联隐约可见作者之高洁,真的是孤芳自赏,气定神闲 。
3. 雨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释义:
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来到园中又纷纷飞过院墙,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
原诗:
《雨晴》唐代: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作者简介: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 。后弃官归隐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知是作者归隐之后所作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 。
赏析:
本诗前两句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 。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