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文疏怎么写

1.哪位高人知道佛教放生文怎么写一、引子 诸佛无缘大悲体,无边有情之至亲 。
慈爱眸目永不闲,恒视苦难诸众生 。殊胜本尊观世音,加持无死甘露水 。
无边群生得无畏,愿使寰宇泰安宁! 有为善根之极顶,诸佛赞叹无畏施,死里得生殊胜法,略言放生功德文 。《百业经》云:"诸般有情之苦乐,佛说皆由业所致 。
业种之因广无数,由此众生种类多 。"依据经中所说,诸有情之一切善恶苦不是无缘无故生成的,也并非是如其它教派所承认的那样由造物主创造而成的,而是无一例外,绝对是业——即由业力而生 。
所以业力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尤其南赡部洲是业的世界,无论做什么善恶业,都与其它世界的业不同,力量极强 。
【放生文疏怎么写】由此,谨慎思维业果,是必不可缺的 。善因产生与其相应的安乐之果,而其中产生苦果的机缘是没有的;恶因产生与其相应的痛苦之果,而其中产生乐果的机缘也是没有的 。
这就是因果规律 。这种无欺因果的原理,是佛教所特有的观点,也就是佛教教法的总摄即根本所在(指一切法皆籍此因果论) 。
那么,又怎样趋入善恶业呢?趋入之门有三种:心的造作活动(思维)即产生意业,由身门和语门中产生的,即是身业和语业 。上述三种中,随便依靠哪一个,都产生业 。
因此,在经论中,称身语、意为"三门" 。这三门所造之业,从总类划分归纳的话,有许多种 。
然而,大的恶业和舍弃恶业的大的善业,大致归纳有十种业 。对这十种业深细如法取舍,不仅是趋入人天乘道之津梁,而且是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所要修习的,甚至是获得三菩提果所必须的这些道理,在《地藏十轮经》中有广述 。
二、杀生之过患 十种业之中,于此想专门叙述第一业即杀生和舍此杀业之益处,及其相关之功德 。首先,从认识杀生之业的本质着手,建立所述之适时正文 。
1、认识杀生之本质 杀生之业的本质是:对于对境——旁生(动物)中的任何一个,产生了想杀死的念头,而且从事杀的行为,最后断除其生命 。在此结合理论而言,其整个完整的杀生过程,包括基、意趣、行为和究竟四个部分 。
例如,为了设宴招待客人而想献上鱼肉,由此,吩咐饭店中的服务人员说:要准备新鲜的鱼肉 。"这时,基即有情鱼;思维杀掉那条鱼,认为需要食用之时——就产生了杀的"意趣";那位宰者,在对杀生没有任何恐惧和羞耻的情况下,用刀剖开来回翻滚的鱼的腹部,用手取出内脏,活生生地在炉灶上煎烤——从事杀的"行为";此时,鱼在惧怕的惨状中,经受着撕心裂腹的剧痛以及肢体分离的苦难,在奄奄一息中断了气,血肉被端到客人面前,彻底地被断绝了生命,即"究竟" 。
具足了上述四个部分,就正式地形成了杀生之业 。然而,对于想杀某个有情,产生的杀的心念,或者口中说出语言,但并没有从事杀的行为的话,不会产生正式的杀业的 。
不过,知道这是基即有情,思维中产生了杀的意趣,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么其罪业是与此二条件之量相应的 。即如是而说 。
2、杀生种类之划分 一般而言,一切不善之业都要依靠贪嗔痴三毒中的任何一个而形成的 。同样,杀生之业也是与这三毒的心念相联系的,因而有三种 。
例如,有了想吃肉、想卖动物皮等的贪图之心和因私欲而起动念的想法,就使用那可怕的武器,掠夺在幽寂山林中,从未伤害过其它生灵,仅享受着清净水草的,而且没有丝毫罪过的动物们的生命;或者,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连对自己有恩的(草原上,畜类是对人们有恩惠的动物)牦牛和其它家畜,一点受怜心和悲愍心都没有,用绳子捆住其身体,装进汽车里,强迫它们离开了家乡的草原 。它们连吃一口食物的权力也没有,饥渴煎熬,冷热交加,忍受着许多痛苦,身体也越来越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