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清朝有一个“窝囊”衙门,看似威风八面,其实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古代的官差个个肥得流油,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上等人”。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在清代时,有一个特别窝囊的衙门,这里的官差看似权力很大,其实任务只是闭着眼睛盖章,并且每个人都捞不到油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封建社会时期的衙门内,怎么会有如此可怜的官差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回事|清朝有一个“窝囊”衙门,看似威风八面,其实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人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书生寒窗苦读十余载,无不是为了金榜题名,在朝廷中捞取个一官半职,因为封建时期的官僚地位极高,权力越大捞取的油水便越多,这就是当时人人想做官的理由。

回事|清朝有一个“窝囊”衙门,看似威风八面,其实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文章插图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清代时期,凡是有功名之人,都期盼着能有老官员退休,自己可以顶补空缺。可是有一个衙门口却不同,几乎没有人愿意来到此地工作,因为它是全国公认的“最窝囊衙门”。当然,在介绍最窝囊衙门之前,我们还是要说一说清王朝最阔气的衙门——内务府。
内务府全称是“总管内务府衙门”,它是一个独立而又庞大的机构,下设10个分部,分别是“七司”与“三院”。“七司”分别是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慎刑司、营造司、庆丰司、而“三院”则是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内务府制度,起源于包衣制度,是一处专门负责皇室成员生活用度的机构,其管理范围有皇家用膳、皇家服饰、皇家礼仪、皇家工程、皇家安保、以及皇家畜牧等等。

回事|清朝有一个“窝囊”衙门,看似威风八面,其实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文章插图

俗话说得好,叫作“宰相家丁七品官”,作为一处专门为皇帝办事的机构,内务府可谓是“肥的流油”。在清朝时期,一直流传着“坑主子”的道德观念,即在绝对忠于主人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坑主子的银钱,主奴之间存在一定的默契,相互之间也都心照不宣。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皇帝对于内务府的管辖并不严格,因此内务府官员个个脑满肠肥,并且权力极大,甚至连朝廷大员都要看其脸色办事。
既然是皇家用度,其消费数额必然十分巨大,每日都要开出一大套账单,并由专人进行核对审查,皇帝本人也偶尔会对账单进行翻阅,但是他们日理万机,难以对内务府形成有效的监督。有鉴于此,皇帝便想出了一个“合理合法,公开透明”的好办法,即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内务府的花销进行监察,而这个机构名字就叫作“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亦被称为是“稽查内务府御史处”。

回事|清朝有一个“窝囊”衙门,看似威风八面,其实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文章插图

如果乍一听名字,“稽查内务府御史处”似乎存在着很大的权力,因为它是专门监督内务府的机构,有权限对内务府的各项开支进行管制。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内务府机构庞杂巨大,仅在职官员就有3000多人,并且每日所从事的事务极为繁多,需要记下的账目更是数不胜数。“稽查内务府御史处”却完全与之相反,其占地面积虽大却人员极少,只有区区5个人,而在这5人之中,居然还有2个人是兼职的官吏,真正干事的人仅有3个。
综上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得出大致的结论,以3个人来监督3000人每天的劳动量,并且还要进行核对、审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内务府人员都是直接伺候皇帝的“爷”,如何会任由外人监督?因此,稽查内务府御史处的3个人,几乎被当作空气处理,没有人会将他们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