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后人因之,皆惠政也”——朱熹与乡村建设

朱熹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宗师,而且还是封建时代一名有责任心的官员。无论在断断续续的仕宦经历中,还是以学者身份闲居乡间,朱熹始终救灾济困、为民解忧,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之中。
后人|“后人因之,皆惠政也”——朱熹与乡村建设
文章插图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福建尤溪。
“视民如伤”,“民怀其德,不忍其去”
朱熹出生于南宋初年,父亲朱松是北宋进士出身,南渡后担任尤溪县尉,朱熹即出生于福建尤溪。他天赋过人,“幼颖悟”,19岁中进士,入京城顺利通过铨试,后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
青年朱熹来到同安上任,就职之始,就在官署大堂上悬挂了一面“视民如伤”的牌匾。“视民如伤”出自《左传》中陈怀公与逢滑的一段对话,陈怀公问:“国胜君亡,非祸而何?”意思是,国家被敌国战胜,国君逃亡,这不是灾祸又是什么?逢滑回答:“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意思是,我听说国家想兴旺,就要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这就是它的福德;国家想灭亡,就把百姓当作尘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朱熹深受传统儒学以及北宋以来兴起的理学思想影响,他后来曾提出过“国以民为本”“王道以得民心为本”“平易近民,为政之本”等民本思想,“爱民如子”“取信于民”“与民同乐”“富民为本”等经常出现在他的著作中。朱熹认为社稷为民而设,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为此要努力争取民心。朱熹《大学章句集注》曾指出:“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则所以絜矩而与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
朱熹初入仕途就将“视民如伤”公开悬示于众,不仅是一种为政宣示和对自己的提醒,更是以此接受百姓们的监督。《宋元学案》记载,朱熹在同安任职期间“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还体恤乡里百姓,上书减免赋税,重视乡村教育,筹款整修县学。3年任期结束,朱熹政绩突出,深受乡民拥戴,《宋元学案》记载:“士思其教,民怀其德,不忍其去”。
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知南康军。南宋的南康府在今九江、庐山一带,治所在星子县(今庐山市)。朱熹到任时逢大旱,灾情十分严重。《宋史》记载,“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朱熹不仅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还积极向朝廷争取减免税赋。由于措施得力,百姓“多所全活”。这时,浙东地区也发生了灾荒,朱熹因为救荒有方,“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命朱熹前往浙东救灾。
朱熹还未到任就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时,各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天都深入乡间考察灾情,《宋史》记载朱熹“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也就是在乡村考察时一律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朱熹雷厉风行,也以此要求属吏,有的官吏受不了而“至自引去”。对于丁钱、役法等规定,如对百姓不利,朱熹都整理出来加以革除,同时制定规划,为百姓做长远打算。朱熹在浙东虽然时间不长,但政声远播,宋孝宗赵昚对王淮说:“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熹知漳州,到任后发现当地土地兼并盛行,失地农民生活困苦,他主张“经界”之法,即核实田亩数,根据实际田亩重新确定赋税。此举能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但遭到大地主等既得利益者反对,无法推进。正在这时长子朱塾去世,朱熹以此为由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