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后人因之,皆惠政也”——朱熹与乡村建设( 二 )


首创社仓,“后人因之,皆惠政也”
朱熹早年中进士,但此后仕途并不顺利。一方面,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一名“主战派”,得罪了朝中主和的权臣,因此被贬官,朱熹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朱熹服膺儒学,平生有志于游学、讲学,对官场并不热衷。朱熹中进士至去世前的50多年间,仕途经历时断时续,中间曾以各种理由辞官。黄宗羲所著《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是一篇比《宋史·朱熹传》更全面的朱熹传记,全篇“辞”字竟出现30多次,其中5次指文辞,其余全部是辞官的表述,有“辞”“力辞”“又辞”“再辞”“辞不拜”“以疾辞”等。
朱熹无意官场,并不是放弃对百姓的责任而只去做一名书斋里的学者。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父亲去世时他年龄还小,父亲临终前写信给好友刘子羽,让朱熹拜其为义父。刘子羽是抗金名将,也因主战而被贬,居住在崇安(今武夷山市)。刘子羽不负好友重托,为朱熹母子建造了5间住房,又安排朱熹从教于有“武夷三先生”之称的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朱熹与崇安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乾道三年(1167年)秋,崇安发生严重水灾,颗粒无收,官府救灾不力,致饿殍遍地,饥民骚动。朱熹正辞官在崇安的五夫(今武夷山东南一带)休养,看到灾情,忧心如焚,立即与崇安知县诸葛廷瑞一起商议救灾事宜。朱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力劝豪绅发所藏粟粮赈饥,还向官府请贷六百斛粮食散发给百姓,以解燃眉之急。
灾情过后,朱熹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的生计问题,他深感遇到大灾之年仅靠官府力量很难做到迅速而全面地救助灾民,必须同时发动民间的力量。为此,朱熹提出了在乡里建社仓的构想,用以弥补官府救灾的不足。朱熹给王淮写信说“今灾解,不可不料后复有前之事”,建议:“官粟存仓,为法甚密,远水解不得近火,请予五夫建仓留赈,每年一赈一偿,又能易新以藏,实为一举二得之举。”
经过朱熹多方奔走,建于乡间的首个社仓——“五夫社仓”很快建成。朱熹亲自制订《仓规》,举荐乡里有德望的4位乡贤共同管理社仓,还争取到福州知府陈俊卿的支持。社仓平时多方筹粮储粮,在青黄不接时借粮给乡民,一般取息二成;如发生小灾,利息减半;发生大灾,免除利息。社仓是一种互助式的备荒办法,不仅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改变了乡间受灾百姓单纯依靠国家拨谷救济的思想,培养了乡村百姓的自我保障意识。“五夫社仓”建成后各地纷纷效仿,《建宁府志》记载:“社仓,前贤创之,后人因之,皆惠政也。”(作者为文史学者)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忠海
流程编辑:L006
【 后人|“后人因之,皆惠政也”——朱熹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