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身|酒文化与健康的关系

【 伤身|酒文化与健康的关系】饮酒本是一种饮食行为,但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遂变成了酒文化。酒文化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饮食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能背诵几句关于饮酒的诗句,比如曹操的“醉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伤身|酒文化与健康的关系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酒往往扮演着心情喜忧的排遣寄托、社交情谊的催化加成等角色。无论是文人的曲水流觞,还是武将的煮酒论英雄,无论是上层社会的御宴、嘉礼,还是民间地方的合卺、奠酒,酒与酒文化往往与我们的生活相关。
酒文化与健康相关。逢年过节,或时有亲朋好友相聚,左一杯,右一杯,不知不觉话就多了起来。而且,好象离了酒,就不容易深入沟通了。那么,从中医来分析,酒到底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酒属粮食的精华,内含阳气,因此,酒能通阳,阳气宣通则周身舒畅,喝酒的人喜欢这种感觉;酒能使心阳妄动,心主神,神动则精神亢奋;心主语言,心阳妄动则说话增多,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如耍酒疯等。
生命以阳气为本,而酒能通阳顺气,由此说,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虽然说好酒不上头,但过度饮酒会耗阳伤气。因此说,再好的酒也不能多饮。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当晚过度饮酒后虽然未见头痛头晕,但第二天周身乏力、精神不足,这是酒精暗耗阳气的反应。年轻时偶尔醉酒尚可,若反复醉酒,必会渐耗阳气,使健康受损。
白酒其性彪悍,其气滑利,若过饮而伤于酒,则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则湿热内滞,二则阳耗过度。若酗酒,则阳易虚,湿易盛,渐成内损。
中国有句成语:酒色财气,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有首诗说:“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总之,酒色财气,四者都不是好东西,都要尽量远离。而且,四者以酒为首。
为什么以酒为首呢?我的理解是,酒后往往容易犯色戒。酒伤身,色亦伤身。若色欲过度,消耗元精,干柴枯木,不堪摧折。精伤则气馁,气虚而血弱,精血一败,神气无所依附,则精气神俱病。由此说,酒色皆损健康,一损于酒,再伤于色,真气日耗,疾病因而大作。
说到饮酒,我们自然会想到《水浒传》,因为里面都是一些擅长饮酒的好汉。比如,花和尚鲁智深不顾寺庙清规,为喝酒吃肉而闹得天翻地覆;行者武松酒足饭饱(足足了十五碗酒,吃了两斤熟牛肉)后打死了凶悍的老虎。这便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典型场面。
伤身|酒文化与健康的关系
文章插图

显然,《水浒传》的作者还是不支持过度饮酒的。在第四回中引过一首诗来论述酒的利弊。其诗如下:
从来过恶皆归酒,我有一言为世剖:
地水风火合成人,面曲米水和醇酎。
酒在瓶中寂不波,人未酣时若无口。
谁说孩提即醉翁,未闻食糯颠如狗。
如何三杯放手倾,遂令四大不自有。
几人涓滴不能尝,几人一饮三百斗。
亦有醒眼是狂徒,亦有酕醄神不谬。
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覆帮家因酒覆。
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醉酒。
诗后作引申与解释说:“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我的理解是,酒文化也要有度,过度地宣传酒文化,并无益于健康。酒或能成事,但饮酒多败事,况且饮酒伤身。如果能不饮酒,最好。实在戒不了,还是少饮一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