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德|亦歌亦舞富顺连箫打狗棍演绎成非遗

“柳啊柳连柳哇 , 红花一朵莲得儿海棠花……”这是富顺连箫唱腔中常用的开场白 。
一根三尺余长的竹竿 , 两端第一节凿洞后以铁丝穿几枚铜钱 , 舞动竹竿时铜钱发出响声 。 舞者手持竹竿 , 随着音乐、唱腔或讲词 , 有节奏地敲击地面或人身体部位 , 边唱、边打、边舞 。 这种集舞蹈、说唱、音乐于一体的曲艺形式 , 便是连箫 。
富顺连箫 , 富顺人旧称柳连柳、打连秋儿 , 具有300多年的历史 。 2017年 , 连箫被纳入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迄今全县10余个乡镇有上百支表演连箫的队伍 。
连箫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据传明末名将秦良王令士兵以竹子挑运粮过关卡时 , 喜敲竹竿 , 由此演变而来 。 而据富顺连箫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道江介绍 , 富顺连箫由叫花子讨饭的打狗棍演变而来 , 旧时叫花子沿街要饭 , 怕恶狗伤人 , 常手持竹竿 , 并时常敲击空碗而演变成连箫 。
连箫曾经在川渝地区盛行 。 其来源和川剧相似 , 是“湖广填四川”时由外省移民带入 。 在自贡市西秦会馆中 , 至今保留着一座清代贫女打连箫的木雕 。
富顺连箫演出亦歌亦舞 , 互动性强 , 舞者可以一人或多人互打演唱 。
出生于1904年的刘学明 , 是富顺连箫第一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在制作工艺上 , 富顺连箫要选用四川地区的斑竹 , 铜钱必须是纯铜的 , 才能实现响声清脆 。
【刘登德|亦歌亦舞富顺连箫打狗棍演绎成非遗】今年已经70多岁的富顺县长滩镇鱼坝村村民刘道江 , 是长滩镇及富顺县优秀的连箫表演者 。 “梁兄送妹到桥头 , 桥头有根好石榴……”除《梁山伯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传统曲目外 , 刘道江和其侄子刘登德等人还紧扣时代发展 , 不断改良连箫表演模式 , 并启用竹笛、芦笙、琵琶、三弦等民间传统乐器伴奏 , 以增强唱腔的乐感 , 而让表演更动听 。 并创作出不少新词:“乡村振兴有力作 , 瓜果蔬菜畜禽多 , 幸福生活连箫舞 , 男女老少笑呵呵……”近年来 , 刘道江、刘登德的连箫队除走村串户为群众带去喜庆和欢乐外 , 还多次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自贡市社区艺术节、富顺县豆花文化节等会节活动演出 。
徐玉财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文铭权 整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