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统一天下、颁布“书同文”法令后的标准小篆字体 , 它的作用就像现在的新华字典一样 , 对文字的字形、写法起到规范的作用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由于年代久远 , 加之战乱 , 原石被野火焚毁 。 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 , 碑阴有郑文宝题记 。 《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 , 而首推由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为最佳 , 现藏在西安碑林里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西安碑林《峄山刻石》摹刻原石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 , 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 。
中国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 。 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 , 刻划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 , 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 , 以及到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文(大篆) , 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 ,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 , 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 。
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字体 , 广为流传 , 但由于时间久远 , 人们多不能认识 。 所以现在删掉繁杂笔划 , 省略异体字形 , 改进成为小篆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小篆其实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 , 相对于大篆 , 他的笔画更加规范和标准 , 有了基本固定的书写符号 , 和最初的象形文字有了很大的区别 , 这种文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 从大篆到《石鼓文》再到《商鞅方升》 , 发展到小篆可以说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 从此以后 , 中国的古代文字体系已经发展到极致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峄山刻石》的总体书法风格是细劲灵动的 , 其中的笔画基本上等同于几何线条 , 笔画首尾粗细几乎一致 , 没有粗细变化 , 这是中锋行笔产生的效果 , 也是小篆的笔画特点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虽然笔画很细 , 但是它的笔画还有很强的力度 , 就像弯曲的铁丝一样的感觉 。 加上《峄山刻石》的笔画在转折处多使用圆转 , 一些笔画还比较弯曲 , 所以《峄山刻石》又具有婉转的特点;其结构左右对称 , 笔画分布均匀 , 横平竖直 , 还显得很端庄 。
对于初学书法的爱好者来说 , 练习《峄山刻石》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对毛笔的控制能力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

要想写出首尾粗细一致、且有力度的小篆笔画 , 一定少不了藏锋起笔、中锋行笔的基本动作 , 并且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 , 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学习其他的字体 。
(图文来源于网络 。 )
【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峄山刻石|赏析|《峄山刻石》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