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名录》变化提示各国进一步加强世遗保护( 二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原副主席、中国文物协会副会长郭旃认为,《世界遗产公约》设有一个监测机制,除了交流遗产地保护管理经验、监督保存状况外,必要时还会衡量是否将遗产列入濒危或除名,主要考量的是遗产的保护管理过程是否可持续以及有关方面能否一以贯之履行承诺。
同时,平衡城市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对世界遗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保护管理不力或保护管理规划不到位等人为因素,会对遗产地的保护状况造成威胁。”景峰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杨剑飞分析,此次将利物浦除名的决定,其核心是旅游、商业开发过度,没有充分履行对于历史文化价值所作出的承诺,违反了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世界遗产的“标签”可以为旅游业带去利好,但也同时鼓励政府履行承诺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列入濒危是为了引起当事国的关注,也是为了发起国际的合作来共同克服那些不利的影响。”郭旃说。
此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如未能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可能对遗产带来难以预测的间接影响。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略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否则可能加快遗产的损坏、风化过程。郭旃表示,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遗产列入濒危或除名,往往是因管理不善、气候变化、意外的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遗产的本体造成严重的威胁。
中国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创新传承仍需发力
世界遗产保护专家、文保人士认为,中国没有遗产进入濒危名录,体现了较好的保护成效。但与此同时,建议有关方面从被除名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多方发力加强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播:
一是因地制宜完善多层级文化立法,有效履行世遗保护公约。罗斯勒提出,保护世界遗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认识,与地方和社区合作,更好地了解、保护和解读遗产。
杨剑飞等专家认为,中国在文化立法方面不断完善,各省、市、县均有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专门部门,但仍需加强在地方层面上的文化法规建设,对于具体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应出台更加细化的规定,完善落实立法管理机制。
二是加强灾害防控、遗产监测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近日,一场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文物大省河南,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同时,也给河南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3亿,引发无数考古文博人士和热心网友思考。
受访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文物考古与活态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注重引进针对自然风化、灾害防控等领域人才,完善文保与气象、水利、应急等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地方对可监测突发事件的预判。
三是在保护遗产本体和相关环境的基础上,在国际视野中加强解读传播。 “遗产的真实性不可破坏,因为历史的产物不能再造。”郭旃等受访人士建议,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要把遗产“装在玻璃罩子里”,还可在创意产业开发、文物数字化等方向发力,注重在国际语境下,讲好我国世界遗产保护故事。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