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 , 分为13类 , 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 , 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 并揭示其社会意义 , 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 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 , 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 , 表达方式多样 , 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 , 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 , 可以像小说那样 , 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 , 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 , 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 , 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 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 。
总之 , 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 , 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 深受人们喜爱 。散文的分类 根据 。
5.古代散文是什么文字最初可能只是用来作为简单的标识 , 如不少研究者认为 , 在一些新石器晚期的陶器上 , 已刻有简单的原始文字 , 其意义大概就是如此 。
其后人们又用文字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 , 如商人占卜之后 , 常把所问的内容与结果刻在占卜用的甲骨上 , 并将之收藏保存下来 , 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文献 。一般谈论中国古代的文 , 都追溯到商代的卜辞 , 如朱自清《经典常谈·文》就是 。
但也正如朱氏所说 , “这只算是些句子” , 实际上还未成为“文” 。商代的文献 , 应该还有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 , 像收在《尚书》中的《盘庚》三篇 , 其真实性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 , 它的内容比卜辞复杂得多 。
载于《尚书》的包括《盘庚》在内的商、周两代官方文书 , 大抵是最高统治者就国家重大事件发表的言论 。这些言论虽然还保存着说话的语气 , 但文字显然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的 , 因此它的意思能够表述得有层次而且比较完整 。
这些文书构成了古代最早的成篇的文章 。
6.历史散文和文化散文有什么区别一、名词解释: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 , 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 , 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 。历史散文有三体 , 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有《国语》《战国策》 , “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 , “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文化散文: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 , 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 , 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 , 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 , 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 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 , 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 , 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