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八一特辑|著名军旅作家为长岛老兵曾聚云新书《青春记忆》作序( 三 )


李兰军一直把妈妈作为自己的楷模。正是如此,她才被选为一班副班长,才能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值夜班时,做出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冒着雷鸣闪电和暴雨用铁锨把山上流下的雨水改道分流,不惜被雷电劈断的大树枝砸昏的壮举;才被推选到军区的有线通信技术培训班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深造,成为女兵成长的杰出代表。
另一方面,像袁阿姨、胡阿姨这样一些“首长夫人”,利用职权和战友关系为自己子女谋前途、替子女护短的行为,同样直接影响了梁南、梁北等子女的健康成长,其结果只能使自己的子女离合格军人的距离愈来愈远。小说通过刘铁的话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疑问:“高干子女都这样,高干还有什么威信?”梁南的父亲梁参谋长以自己的行动捍卫了高干的威信,他意识到,靠自己发一通火改变不了女儿、儿子和夫人已经定型的性格与世界观,但他绝不允许他们再在自己眼皮底下破坏部队的纪律,危害部队的建设。
小说以比照和自省的手法刻画了女兵这一群体的成长,还书写了男兵群体对女兵这一主体的影响。男兵群体包括鲨鱼岛的老团长,通信连的高连长、王指导员,工兵连常连长,柳技师的父亲柳连长,还有通信连的刘铁、张班长、隋班长,以及李兰军的大哥、二哥等。男兵与女兵这一成长主体同样在海岛生活工作,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女兵,同样引发女兵自觉地进行比照,在比照中产生思考,达到自省的效果。
老团长抗美援朝回国上岛,一辈子扎根在海岛,还让儿子在海岛当了兵;老团长的夫人是大学生,上了岛等于失了业,但她为自己安排了工作,当了岛上没处上学的部队孩子们的老师。除了让孩子们有学可上,她还给部队当文化教员,为海岛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柳技师父亲柳老连长牺牲在指挥坑道的施工过程中,他的墓就建在当年施工的坑道口,墓碑石是打坑道打出的山石,墓碑上的字是用打眼的钢钎凿成的。常连长带着全连打坑道,他的硅肺病严重到医院催着他到军区总医院治疗的程度,但他硬挺着,直到塌方被埋、病上加伤,当地无法救治才被迫送往总医院;高连长上过朝鲜战场,他把通信连带得当当响。上级让他复员去支援三线建设,他便毫不犹豫地扔下岛上的小家奔赴三线;王指导员对全连的战士没说过一句批评的话,就连梁南违纪,他也总是鼓励,只要梁南有一次自我批评,他都会以进步来鼓励她继续努力;他也是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当地方工厂建设需要部队支援时,他自觉服从安排,复员到工厂工作。二班张班长的哥哥在煤井下牺牲,剩下两个幼小的孩子,眼看这个家要破了,父母急得没办法。为了让父母放心,让家庭和顺,二班长默默地承担起责任,跟自己的嫂子结婚。刘铁嘴上说不愿意当女兵班班长,可他为女兵操碎了心,天天给女兵班开汇报会,对女兵们的缺点毫不留情地批评,尤其在梁南和卫生员谁参加军区后勤组织的卫生员培训队的事情上,他不顾上面指名让梁南参加的压力,公正民主地推选卫生员;他爱李兰军却不敢露,难受得拉指导员到海边哭,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竟是梁南同父异母的哥哥。
父母辈和男兵这两个群体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女兵们,连最后进的梁南也毫无顾忌地当着全连的面剖析自己的缺点。让人物在人与人的比照中自省、自律、成长、成熟,比那种人为的以说教教育的方式更显自然、真实、可信,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大不相同。人与人的比照是通过心灵对话的方式展开的,是一种将心比心的自我对照、自我解剖、自我批判,只有自觉律己的人,才会如此自省。所以,这种灵魂的净化与升华是自然的、真实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