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究竟是谁在动?|周末读诗( 二 )


琴不能自己发声 , 指本无声 , 那么弹琴时 , 究竟是谁在发声?这是东坡对风幡之案的追问 , 风动也好 , 幡动也好 , 仁者心动也好 , 究竟是谁在动?这一切的背后 , 似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幽灵 。 《庄子?齐物论》中 , 南郭子綦对颜成子游说:“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 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 , 接着以汪洋幻怪之笔 , 摹难状难穷之风 , 子游听后 , 道:“地籁则众窍是已 , 人籁则比竹是已 , 敢问天籁?”子綦这样回答:“夫吹万不同 , 而使其自己也 , 咸其自取 , 怒者其谁邪?”
怒者其谁?那个“谁” , 就是把风吹起来的幽灵 , 那就是天籁 , 吹万不同 , 万物所发之声 , 咸其自取 。 风吹之时 , 树各有声 , 皆缘于风 , 随己显现不同 。 琴声也是如此 , 缘于琴 , 弹者其谁不同 , 琴发出的声音便不同 。
琴声|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究竟是谁在动?|周末读诗
文章图片

唐寅《风竹图》
02
是风在弹琴吗?
/ /
《清平乐》
(唐)韦庄
野花芳草 , 寂寞关山道 。
柳吐金丝莺语早 , 惆怅香闺暗老 。
罗带悔结同心 , 独凭朱栏思深 。
梦觉半床斜月 , 小窗风触鸣琴 。
/ /
这是《花间集》里的一首词 , 写春日闺思 。 野花芳草 , 开遍关山道 , 又寂寞又美好 。 万物如期而归 , 柳吐金丝 , 燕语莺啼 , 人在香闺惆怅暗老 。 “罗带悔结同心 , 独凭朱栏思深” , 写女子心事 , 都是常规意象 , 不难体会 。 我们来聚焦末二句 。
“梦觉半床斜月” , 半夜梦醒 , 但见斜月半床 , 此一情境已近通灵 。 月光落在床上 , 乃醒后所见 , 不是梦 , 却比梦更像一个梦 。 斜月半床 , 较之明月空床 , 感觉又不一样 , 明月空床显得很空旷 , 斜月半床则更多惆怅 。 斜月半床的意象 , 有流连 , 也有离开 , 也暗含天快要亮了 。
“小窗风触鸣琴” , 窗隙透进来的风 , 触动琴弦而鸣响 , 想想可能有点诡异 。 明代诗人汤显祖评此词曰:“坡老咏琴 , 已脱风幡之案 。 风触鸣琴 , 是风是琴 , 须更转一解 。 ”东坡咏琴 , 问琴声自何出 , 是琴 , 是指?韦庄此词在前 , 他说风触鸣琴 , 并没有手指在弹 , 风触动琴弦发出声响 , 是风在弹琴吗?
诗人没有明说 , 他只是写下这个特别的瞬间 。 此时 , 词中人刚刚从梦中醒来 , 在此瞬间 , 她的意识活动暂时是空白的 , 那么应该不是她的心在动 。 是风是琴 , 更转一解 , 或在于此 。
弘仁《晓江风便图》局部
03
水激石上 , 雷响山惊
/ /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韦应物
凿岩泄奔湍 , 称古神禹迹 。
夜喧山门店 , 独宿不安席 。
水性自云静 , 石中本无声 。
如何两相激 , 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 , 了此物我情 。
/ /
此诗是韦应物(诗人韦庄系其四世孙)夜宿嘉陵江畔时 , 听水声有感而作并寄给深上人的 。 唐代人尊称僧人为上人 , 即上德之人 , 指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 。 唐宋诗人与僧人交往颇多 , 彼此之间喜欢以诗参禅 。
是夜 , 韦应物独宿山门店 , 听湍流奔喧 , 心中震骇 , 久久不能安席 。 嘉陵江两岸山崖险峻 , 山门相传是大禹治水凿石所开 , 江水至此奔腾直下 , 巨响如雷 , 静夜听之 , 山惊欲崩 。
听着水声 , 诗人不禁思维:“水性自云静 , 石中本无声” , 水性自静 , 石本无声 , 如何水石相激 , 雷转空山惊?这与东坡《琴诗》中的问题类似 。 如果仔细想想 , 并不难觉察水性虽静 , 但水却常在流动 , 在动中得其生命 , 水激石作声也是因为水在流动 。 对此 , 诗人何尝不知?他之所以问上人 , 其实是想与上人共参禅趣 , 以了“物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