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文学评论】《上口外》:以担当为犁铧的垦荒与收获( 二 )


相较于近代史上中国另外三大移民潮的长篇小说《走西口》(俞智先、廉越)、《下南洋》(杨金远)、《闯关东》(高满堂)将描述重点落在了人们如何在新的土地上扎根与成长,尤其是做出巨大贡献方面,《上口外》则重点关注“上”字。刘和顺等人如何建起和顺棉织厂等飞黄腾达的从商经历,作者几乎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到达新疆。如,父亲刘运飞为了上口外,首先取道兰州,盘桓三月之久,却终因条件不够,只好返回家乡。刘和顺为了能上口外,第一次连瞒带骗,第二次饥寒交迫,第三次更是连老屋都拆了,才得到四十元资费。而他的女儿小红盲目跟着同乡上口外,艰苦不说,更是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直接跌入了命运的漩涡。
作者之所以如此关注“上”这个过程,自然与宁夏距新疆2000余公里的地理事实有关,更源于作者切入的视角。作品很明显采用了“平民视角”,所选人物皆为普通人,主人公刘和顺尽管很“角色”,但也是从普通农民的日常经验进行的定位,其审美视角是平民化的。所选事件也尽可能集中在普通西部迁徙者的普遍遭遇上,如食不果腹的心酸,到点之后因为证明不全无法落户的艰难等。平民视角更能代表绝大多数迁徙者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文本秉持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对移民动态过程的点滴细节关注中,作者回望了百年移民潮中,西部贫苦农民筚路蓝缕的艰难跋涉,在为平民深掬一把辛酸泪的同时,也深深感慨了老百姓为了能活下去,所能承受的命运之重及由此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任何一个民族,特别是具有文明史的民族,一定有深刻的迁徙冲动和迁徙经验。”但是不同的民族面对的情况、面临的困难、采取的应对方式、获得的结果都不相同。《上口外》作为西北农民迁徙新疆的历史书写,通过这样的视角,真切地体现了以农耕文明为主,朴实木讷而极富忍耐力、吃苦精神的西北移民特色,有效的弥补了文学史上,这样一类人群的缺失。
《上口外》采用了长篇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来处理这一题材,作者在创作论中曾做过解释,力图以“相对完整的生活画卷,足够跨度的历史图景,有深度和厚度的人生经历与情感波澜”来表现这一段历史,丰富当代读者的精神世界和认知的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品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尽管这是这两位作家在该文学样式上的首次尝试,但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