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了原因以后,家长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纠正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了 。根据上面所列举的几种原因,家长主要可做以下几件事:
诱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兴趣 。您可以给孩子讲些有趣的知识或小笑话,这些趣闻轶事最好都是和学校生活有关的,孩子会从您所讲的故事中感觉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从而向往学校生活 。
改变孩子旧有的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毕竟不能等同于学校生活,相比较而言,家庭生活更自由一些,不需要有严格的规定,而学校里上课、下课、放学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这可能使孩子不太适应 。另外,孩子在家里多是掌上明珠,被父母宠着亲人爱着,而在学校里却不容易体现出“独苗苗”的个人优越感,有可能还要被一些大同学欺负 。所以,家长要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开始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使其生活有规律,以便孩子在上学之后能适应学校里的纪律约束 。再者,要培养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能力,不要使孩子孤独、胆小、懦弱,也不要养成孩子眼中只有自己的坏习惯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地适应群体生活,变得大方、开朗、爱接触入 。
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通过老师的协助改变孩子的抗拒上学的心理 。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对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很具有权威性的,孩子大多更信服老师的话 。所以,家长在遇到教育难题时,可请老师配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如果老师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培养孩子充分的自信,使孩子感到校园生活的愉快,孩子就不会害怕上学了 。
参考资料:/sunyunxiao/e_edu/e_e_par&teac/e_e_par&teac06/
6.小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 。
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 。
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 。
这是我们一群阳光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们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一、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
统观小学各学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于是,我们就从各学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
B: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感知语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模仿与学习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素养 。C:作文教学:写作需要观察、逻辑、记忆、想象,又需要热情、兴趣、毅力等,写作的结果能反应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和思辨能力 。
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种时势所趋 。
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充分调动、激发小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特别是通过心理诱导、行为激励和成功体验的内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实”、求“美”、求“效”,切实消除、解放学生习作的心理重负和疑虑,用手写出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做到人文练达、文道统一,学以致用、教学共享,乃至信手拈来皆成文章,一挥而就尽展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