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鲁迅之死

每日一文
|林语堂:鲁迅之死
本文图片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 ,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 , 原名和乐 , 后改玉堂 , 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 1966年定居台湾 ,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 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 , 享年80岁 。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 。 时我在纽约 , 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 , 惊愕之下 , 相与告友 , 友亦惊愕 。 若说悲悼 , 恐又不必 , 盖非所以悼鲁迅也 。 鲁迅不怕死 , 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 , 所为何事? 碌碌终日 , 而一旦暝目 , 所可传者极渺 。 若投石击水 , 皱起一池春水 , 及其波静浪过 , 复平如镜 , 了无痕迹 。 唯圣贤传言 , 豪杰传事 , 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 , 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 。 孔子喋喋千万言 , 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 。 始皇并六国 , 统天下 , 焚书坑儒 , 筑长城 , 造阿房 , 登泰山 , 游会稽 , 问仙求神 , 立碑刻石 , 固亦欲创万世之业 , 流传千古 。 然帝王之业中堕 , 长生之乐不到 , 阿房焚于楚汉 , 金人毁于董卓 , 碑石亦已一字不存 , 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 。 鲁迅投鞭击长流 , 而长流之波复兴 , 其影响所及 , 翕然有当于人心 , 鲁迅见而喜 , 斯亦足矣 。 宇宙之大 , 沧海之宽 , 起伏之机甚微 , 影响所及 , 何可较量 , 复何必较量?鲁迅来 , 忽然而言 , 既毕其所言而去 , 斯亦足矣 。 鲁迅常谓文人写作 , 固不在藏诸名山 , 此语甚当 。 处今日之世 , 说今日之言 , 目所见 , 耳所闻 , 心所思 , 情所动 , 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 , 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 , 目所见后世之人 , 耳所闻后世之事 , 亦必不为今日之言 。 鲁迅既生于今世 , 既说今世之言 , 所言有为而发 , 斯足矣 。 后世之人好其言 , 听之;不好其言 , 亦听之 。 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 , 后人所好在彼 , 鲁迅不能知 , 吾亦不能知 。 后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 , 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 , 继鲁迅而来 , 激成大波 , 是文海之波涛起伏 , 其机甚微 , 非鲁迅所能知 , 亦非吾所能知 。 但波使涛之前仆后起 , 循环起伏 , 不归沉寂 , 便是生命 , 便是长生 , 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 , 疏离者二次 , 其即其离 , 皆出自然 , 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 。 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 , 我喜其相知 , 鲁迅弃我 , 我亦无悔 。 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 , 而为离合之迹 , 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 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 , 遭同事摆布追逐 , 至三易其厨 , 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 , 是吾失地主之谊 , 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 。 《人世间》出 , 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 , 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 , 鲁迅不乐 , 我亦无可如何 。 鲁迅诚老而愈辣 , 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 , 鲁迅党见愈深 , 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 , 宜其刺刺不相入也 。 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 , 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 , 早已置之度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