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北京时间2021年8月24日晚 ,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北京与威尼斯两地举行了开幕式 。 杭州亚运村村长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北京2022冬奥村、“只有峨眉山”剧场、北京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等项目皆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
澎湃新闻获悉 , 本届中国国家馆以“院儿——从最大到最小”为主题 , 回应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我们如何共同生活” 。 “最大的院儿就是紫禁城 , 最小的院儿无处不在 , 就在身边 。 不仅记载着过去 , 也激发着当代建筑师和艺术家精彩的探索 , 从建筑的角度 , 为人类共同的未来给予启示 。 ”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张利说道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开幕式直播
在开幕式上 ,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介绍 , 本届中国国家馆以“院儿——从最大到最小”为主题 , 回应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我们如何共同生活” , 展览分为“共同理解I——灵感与干预”“共同理解II——经典与诠释”“共同设计——我的院儿”“共同感受——听院儿”和“共同治愈——每个人的故事廊”五个部分 , 参展艺术家、学者和建筑师围绕主题进行传统的阐释与当代性构建 , 借助新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组织和设计 , 力图通过近150件参展作品 , 为观众创造新鲜、独特 , 传统与现代、理念与实践交织的观展体验 。
“‘院儿’是每个中国人都感到熟悉亲切的词 。 ”张利说道 , 双年展如题“我们如何共同生活”确定于疫情之前 , 经过疫情 , 人们对此有了不同的意识 。 “建筑如何促进人与人的沟通 , 平等和融合 , 这自然地让中国人想到院儿——由多个家庭共同居住的院落 , 既可以指空间形态 , 又可以指生活在这个院儿里的人 , 分享同一片天空的生活共同体或者社区 。 ”张利表示 , 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生活原型 , “院儿”跨越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时代而长盛不衰 。 “最大的院儿就是紫禁城 , 最小的院儿无处不在 , 就在身边 。 不仅记载着过去 , 也激发着当代建筑师和艺术家精彩的探索 , 从建筑的角度 , 为人类共同的未来给予启示 。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雪中紫禁城 , 2020(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北京胡同
山居小院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致辞中表示 , 威尼斯双年展历史悠久 , 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事之一 。 中国自2005年起 , 以国家馆形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 以艺术为媒介 , 搭建起中外文化对话、交流、互鉴的平台 。 本届中国国家馆展览以“院儿——从最大到最小”为主题 , 在深入挖掘“院落”在中国文化中从居住空间到社群到城市基本单元的不同内涵基础上 , 展现中国的集居智慧和“院落”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可能 , 对人类未来共同生活所呼唤的创新思维作出积极探索 , 既呼应了本届双年展“我们如何共同生活”的总主题 , 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答 。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贝尔托·奇库托通过远程视频分享道 , 此次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主题的重心放在了“共同”这个词上 , 这个词也出现在策展人选定的主题中 , “中国馆的主题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传统 , 与在大社区中创造小社区的传统联系起来 , ”奇库托说道 , “这种类型的建筑 , 这种大家共同居住、工作、娱乐的院落 , 让我想到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威尼斯 , 它由城市小广场、走廊、街巷组成的体系 , 与中国馆所展示的主题非常相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