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二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军械库展场
此外 , 开幕式上 , 张利与参展建筑师代表崔愷 , 中国馆艺术指导吴洪亮、岳洁琼、赵鹏等围绕中国馆的策展理念、呈现方式、特色亮点等展开对谈交流 , 并与在威尼斯中国馆现场的都灵理工大学教授米凯利·博尼诺以视频连线形式进行了互动 。 崔恺指出 , 四合院是可以被现代化的 , 作为职业建筑师 , 他想象四合院能够带给当代建筑什么样的智慧;在他看来 , 值得一提的是 , 今天中国有一批年轻的建筑师 , 围绕四合院的保护 , 从城市更新、诗意栖居、人文社会的角度 , 跳出建筑学的语境加以思考 。 作为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分享道 , 建筑是身边最重要的与人相伴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 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 。 把地球称作一个院儿 , 太阳系是大体系 , 之于宇宙 , 又是一个灰尘 。 这其中有许多智慧 。 受到疫情的影响 , 此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由都灵理工大学教授米凯利·伯尼诺担任现场执行 , 他在远程视频中展现了方案的在地化 , 其中 , 一堵长达34米的墙与现有的空间相互呼应 , 作为展厅的最后一个单元部分 , 由此将人群向户外引流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开幕式直播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附:中国国家馆主题阐释
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哈希姆·萨尔基斯(Hashim Sarkis)提出的总主题“我们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旨在探讨建筑如何促进人与人的平等、沟通与融合 。 它自然地让我们联想起一个最熟悉的原型:“院儿”——由多个家庭同时居住的院落 。 在中文的语境里 , “院儿”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指这种院落的空间形态 , 又指在这种院落中居住的人的共同体——院落社区 。
院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共同生活原型 , 它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时代 , 长盛不衰 。 “院儿”还一直是中国所有传统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 , 遍布于从最大到最小的各种城市建筑案例中 , 从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到平凡日常的胡同邻里 。 它不仅记载着过去的理念 , 更持续激发着当代建筑师与艺术家的精彩探索 , 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供着启示 。
中国馆是一次围绕“院儿”这一主题的学术质询 。 为什么“院儿”过去能、现在也能、未来还将能让东南西北、三教九流的人彼此亲近?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体—空间编码 , 使得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社区能够在一个又一个院儿的基底上生成?院儿所承载的传统智慧将如何施惠于我们当下的建筑与空间思考 , 进而使人们更好的共同生活在一起 ,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中国馆中 , 这一学术质询将通过如下五个部分加以呈现 。
第一部分 | “共同理解I” ——灵感与干预
邀请在中国执业的优秀建筑师通过在平板电脑上的视频 , 讲述与“院儿”相关的灵感和设计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本文图片

“共同理解I” ——灵感与干预(图片来源:简盟工作室)
第二部分 | “共同理解II”——经典与诠释
由6个中国杰出建筑师与6个权威历史学者通过全息投影剖析经典传统案例、构建当代诠释 。
双年展|从最大到最小的“院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