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六 )


尽管地域文化之间有差异,读后联系自身正经历的新教育实践,对书中某些教育观点与教育措施颇有共鸣 。一、学习读与写“一所好学校会不断为学生创造各种写作的机会和环境,并让他们看到,阅读和写作非常有意思,而且受人重视” 。
新教育在读与写方面提出了“晨诵、午读、暮醒”三步曲,其目的与意义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 。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去读什么书;应该怎么样去读,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愿望 。
思雅·瑞格提出:没有学会阅读,以及没有学会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和愿望说出来和写下来的学生,就会落入“危险族群”,陷入危险的是现在这个学生,也是他将来的命运,因为他几乎完全没有和别人竞争的优势 。遭受危险的也是我们的社会,因为一个好国家,应该让它的人民都参与国家事务,并共同决定国家政策 。
这段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言过其词,细细想来是有缘由道理的 。历数无数的伟人、名家、墨客,哪位不是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读与写的平台,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读书笔记、读后感、短评、图画、自创续集、编写剧本或写信给作者等 。当然还要提供一定的空间来展示他伞兵成果,如读书交流课、读写绘、成果一览表,给伙伴的建议等活动开展 。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让孩子学会读与写,会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求知的愿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呢? 二、在实践中学习构建“理想课堂”是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完美的,是最理想的,可是如何才是“理想的课堂”,是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是学生完全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是学生成绩都好?是不是也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们是否都了解到,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互相关联着的、重要的,甚至非常有趣的问题?他们是否都体会到,深入探索问题才有意义,而不是很快就感到自满?他们是不是更有胆量提出问题,并更有信心提出好问题,也更能面对自我、批判自我?”学生如果无法把所学的知识和特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他们学到的东西,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 。
可见,“理想的课堂”所展现的不是表面的狭隘,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要结合自己的长处、优势与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自已尝试多方面地去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总依赖课本的指示,或需要老师随时在身边提供指导,只有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成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 。
也就是说“理想课堂”就要在实践中得到提炼,老师要做到的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者、决策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 。三、任何表现都算数如何正确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恩雅·瑞格提出了“任何表现都算数”的观点 。
她说:学生的表现需要被关注,也需要被肯定,当然最好是公开的认可,这会使学生更有动力 。先看看自己在学生的评价上是怎么做到:通常是口头上的;多数是鼓励性的,激励性的,表扬性的语言;仅限于在课堂上,关注衙度局限、认识片面 。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不应该在特定的环境里只关注到其中几个孩子 。其时“教室应该像一座不断更换展览内容的博物馆”,是啊,为什么不在教室里挂着喜欢美术学生的图画,喜欢数学学生的演算步骤,喜欢摄影学生的照片,喜欢写作学生的文章,喜欢动手学生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