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八 )


《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 。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 。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 。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 。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 。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 。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 。
这个传奇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 。
“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 。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 。“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 。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
可以说,“无为”教育艺术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较好的运用这一艺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0.《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1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心得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
“教育本身就是
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
交往篇,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
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
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
如何
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
学 。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 。”一个现代人,
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 。
独立,
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是健全人格的
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