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灿灿的阿富汗文物中,隐藏了哪些秘密?

战争、难民、硝烟……似乎成了如今阿富汗的代名词。人们已然忘记,数千年来这里曾经辉煌璀璨的文明。
守护者性命相倾的坚持
阿富汗地处南亚以北、西亚以东、东亚以西,坐落于古代世界的十字路口。丝绸之路更将其与周邻国家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文明,还通过青金石贸易,与最早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互通有无。数千年来,草原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在此碰撞而风云激荡。
曾被誉为世界上收藏奇珍异宝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9年,曾经拥有10万件以上珍贵文物。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战争中,馆藏文物多次遭受炮火袭击,约有70%的文物被损毁或盗取、变卖,馆中的纸质档案甚至被用来点火。
清华大学|金灿灿的阿富汗文物中,隐藏了哪些秘密?
文章插图


观众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观展。图片来自新华社
为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职员不顾安危,多次将大批珍贵文物周转藏匿。老馆长把最珍贵的一批文物藏入总统官邸地下的国家银行金库,需要多人保管的数把不同钥匙共同配合才能打开柜门,他们约定谁遭遇不测就把钥匙传给最年长的孩子。1994年,趁战火暂停,没有报酬的博物馆员工回到馆内,借助煤油灯的照明,将500多箱数千件文物用卡车秘密运送到喀布尔酒店。2000年前后,还剩20位员工能为这一文化事业服务,他们的薪酬低得可怜,馆长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不足36元,需靠卖菜和给人开车来维持生计。为了这些国宝文物,他们拼尽全力。
从2006年开始,阿富汗学者们曲线救国宝,带着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宝物们“出逃”,开始了为期十数年的文物漂泊之旅。这些阿富汗的国家宝藏像旅行者一样穿越大洲大洋,阅尽人间百态,辗转法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20多家博物馆,以巡展的形式得以保全。2017年春天,这批珍宝流浪到中国,首展于故宫博物院,主题为“浴火重光”。接着,薪火相传,这批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接连在敦煌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展出。人们感慨这些珍宝流离失所的命运,更感动于守护者性命相倾的坚持。
记忆是对过去生命的逼近
巡展中蒂拉丘地遗址的黄金宝藏尤为特别。蒂拉丘地遗址位于阿富汗北部,又被称为“黄金之丘”。1978年,由苏联和阿富汗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此地发掘了6座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两万余件具有跨文化特征的文物,是丝绸之路上迄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那些罗马金币、安息银币、希腊神像、中国西汉铜镜与丝绸、叙利亚与埃及的玻璃器、印度象牙制品以及草原风格的金饰品等,呈现了阿富汗作为世界十字路口的多元文化交融与主人气概。有人认为,这是可以与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地相媲美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在黄金饰品方面,出现神人驭龙吊坠、短剑鞘饰等。出土的龙的形象多为身体蜷曲、翻唇前突,有学者称之为“东方的格里芬”,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红山文化期的玉猪龙。可能是当时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月氏西迁后将该形象带到了巴克特里亚地区。神人驭龙吊坠上的龙还带有双翼,西方称为“格里芬造型”,中国洛阳魏晋时期墓葬遗址中常发现带翼动物的陶制品或石刻。
清华大学|金灿灿的阿富汗文物中,隐藏了哪些秘密?
文章插图


神人驭龙吊坠 出自蒂拉丘地2号墓(公元25年-50年)。图片来自艺术中国
蒂拉丘地4号墓出土了用于栓系短剑的一对豹纹扣饰,其蜷曲飞腾的身体后半部分与云气融为一体,轻舞飞扬,与我国西汉漆器、织锦上行云流水的云龙纹如出一辙。有学者分析,可能是汉武帝为抗击匈奴而派使者出使乌孙国,并进行和亲,使得原江都国(国都今江苏扬州)的漆器被带到了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