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文章插图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胡茜本文部分插图为画家冯子建创作字数:3226,阅读时间:约15分钟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幅关于明代万历年间,明军抗日援朝的画作《碧蹄馆之战》。这画作是画家冯子建先生所绘,此前冷兵器研究所的作者曾采访过画家,并成文《古战场神还原!岳家军如何大战铁浮屠?冯子健油画《郾城之战》不容错过》。此次作者又有幸采访到这位画家,遂成此文,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细节和背景。158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开始对外扩张。1592年,日军渡海侵入朝鲜,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三个月之内几乎占领朝鲜全境,在朝鲜当局的求助下,明朝集结以辽东军为主力的部队,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战场。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日本军队由将领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率领,明朝军队由将领李如松、查大受、高彦伯率领,两军于汉城附近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驿馆)发生激战,会战持续整整一日,最终以双方脱离接触而告终。? ?双方参战兵力:?日军总兵力四万三千人(两万三千人投入作战,两万人后备)明军约五千(四千人投入作战,一千人后备);伤亡情况:明军约伤亡千人左右(阵亡246人),日军伤亡二至六千(阵亡600到1000人)。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文章插图
由于中、日、朝史料的重大差异,此役在三方历史上成为争议颇多的神秘之战。关于此战的结果,中、日、朝的史书记载在过程和细节上有诸多不同和分歧。“碧蹄馆之战”是一次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援朝的战争。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明军以少胜多,粉碎了日军在万历朝鲜之役中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明军的机会,极大的打击了日军士气,为日后明军逼迫日军放弃王京,攻克汉城奠定了基础,另一种说法则是双方在此役后形成僵持局面。历史记载,李如松采取退兵守城的策略,巩固现有阵线;一面派遣沈惟敬赶赴王京求援,一面同日军重开和谈,在谈判中利用战争前期取得的优势,并指挥明军、朝鲜海军、朝鲜义军对日军后勤和粮草屯积点进行打击,成功迫使日军放弃王京南撤。《中国军事通史》所持的就是这种观点。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文章插图
“碧蹄馆之役”毫无疑问震慑了日军,迫使日军不敢再对明军采取任何主动的军事行为。同时,此战也叫停了明军收复平壤之后继续进攻的势头。至此,双方态势形成。日军因后勤问题陷入被动局面,只能尽量多的守住已经占领的朝鲜土地。明军也因为本身兵力太少,精锐伤亡较多,从而放弃了正面大规模作战的想法,进而双方进入僵持期。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文章插图
▲碧蹄馆战斗示意图关于这次战役,冯子建先生创作了巨幅油画《碧蹄馆之战》;全画高2米、 宽4.5米,由三块画布组成,可单独分为《临阵》、《冲阵》与《破阵》三个单元。全画人物、马匹上百,形态各异,神态迥然;画中的服饰、甲胄、武器、旗帜、马具等均认真参考了传世实物、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此巨幅油画力图展现出五百年前抗倭援朝大战的历史场景。(下方还有内容)赏析|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铁骑破阵:画家冯子建油画《碧蹄馆之战》赏析
文章插图
临阵:十六世纪末的明军,特别是北方诸卫明军普遍装备棉甲,也就是大家通常称为布面铁甲的铠甲,身甲是用棉花浸湿再踩实晾干,堆叠数层之后覆以铁叶,再由棉布包裹后用铆钉固定而成。手臂与头部乃至颈部均有铁质部件与头盔衔接,形制为直身(穿着整体效果类似大衣),形象参考明朝的《平藩得胜图》,这种铠甲防护面积大,且拥有更好的保暖能力。画中的明军他们身着不同颜色的铠甲,骑着战马,有的正在引弓或撒放、有正在对火器进行装填和或射击;还有的士兵已射完箭囊中的箭,遂拔刀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