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盗墓引发的抢救性发掘——2018血渭一号墓印章出土手记( 二 )


面对着考古勘探出来的墓园茔墙、建筑等遗迹 , 多年来城址工作形成的习惯就是先搞清布局 , 所以2019年工作从扩方开始 , 让探方将茔墙和建筑遗迹全部覆盖 , 从北向南发掘 , 建筑遗迹的一号门清理出来了 , 有门了 , 起初的那种忐忑感没有了 。
紧接着北茔墙上的二号门也清理出来了 , 在门址附近还清理出了墨书的古藏文木简 , 虽然文字无法辨认 , 但很鼓舞士气 。 各级政府领导都很关注考古工作 , 都兰县的马永安县长带着两只羊到工地慰问 , 著名考古学家霍巍到工地 , 看到我们成绩斐然 , 当时也很兴奋 , 他在现场就说这才是真正的血渭一号 , 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高规格陵墓当中 , 保存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的一座墓葬 , 它包括封土、陵垣、陵前祭祀建筑 , 是非常难得的 , 建议今后应当加以保护 。
8月13日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等一行领导专家到工地视察 , 对考古工作很满意 , 也提出了发掘与保护展示相结合的大遗址理念 , 宋新潮提出一定要保护墓园的完整性 , 我们随后修改了发掘方案 , 墓道发掘分为东、西两段进行 , 发掘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 需要大型机械来辅助 。
2019年11月工作结束时 , 山谷里的风让高原的冷更透彻 。 当年发掘的出土文物 , 除过墓道出土的人形彩绘木牌和殉马坑里的颈带外 , 其他的遗物都是从盗洞土里筛出的 。 三十多个盗洞都潜藏着各种危险 , 盗洞里的文物工作手册、手套、头套、背包、酒瓶子、茶杯、锨、锄头等 , 都诉说着古墓所经受的劫难 , 看着让人痛心 。
|一场由盗墓引发的抢救性发掘——2018血渭一号墓印章出土手记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热水联合考古队
2020年的工作是从考古大棚的建设开始的 。 考古大棚是国家文物局标准化考古工地的重要指标 ,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保护遗址本体 。 虽经过勘探 , 但仍然意外不断 , 发现墓葬填土的殉牲坑、防盗碎石层、施工通道 , 这些以前没有勘探到的遗迹 。 大棚中安装了吊车 , 跨度49米 , 起重重量5吨 , 可谓是考古发掘的创举 , 大大提高了效率 。
墓道西段的清理是在殉牲坑清理完之后清理的 , 台阶状墓道上撒满了各种遗物 , 墓道与墓圹间有很高的照墙分隔 , 墓道内相对封闭 。 台阶上的各种遗物并没有提起大家的兴趣 , 最多的绿松石和黑白石片 , 每天用全站仪打点 。 金像出土的那天 , 是临近下午下班时 , 考古队的队员赵孟林和郭迎光需要给台阶上的遗物打点测量时 , 用手铲刮出倒扣的金像 , 刚出土时还没认出是啥 , 经过简单拼对 , 发现是金像 , 大家都兴奋起来 。 金像的出土开启了黄金之丘的大门 。 随后的日子 , 在墓室清理中 , 金器的出土一直刺激着考古队每一位队员的神经 , 白天田野清理 , 晚上室内清理 , 登记、测量、称重 , 一系列的工序让劳累一天的身体 , 一直处在亢奋状态 。
|一场由盗墓引发的抢救性发掘——2018血渭一号墓印章出土手记
本文图片

|一场由盗墓引发的抢救性发掘——2018血渭一号墓印章出土手记
本文图片

金容器及装饰品 作者供图
对我来说 , 这些金器固然重要 , 但我心里在清楚 , 对于墓葬 , 出土表明墓主人身份文字更重要 。 在清理甬道时 , 我希望在墓门后面有一合墓志出土 , 那将是最大快人心的事 。
在揭棚木前 , 已经确定是五个墓室 , 经过查阅文献 , 在《贤者喜宴》中有“在陵内建五神殿” , 我就决定用“五神殿”来称呼墓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