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江|嵊州新闻网丨“画医”妙手让破损书画重获新生

一张张泛黄、发霉、破损的书画,没想到竟能复原如初,重新绽放艺术魅力。近日,采访人员来到位于鹿山街道的古剡溪书画装裱中心工作室,实地探寻这一“神技”。 拥有这一“神技”的人叫王军江,是绍兴市非遗项目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他手中,破损书画经过喷水、拼接、刷浆糊、对缝等一系列特定的工序,就能复原如初,以至于绍兴各地艺术家和书画收藏家们每每获得“新喜”,就会第一时间去找他。
破损字画重获新生
王军江的老手艺,是装裱修复书画作品。在漫长的岁月中,那些作于宣纸上的老旧画作和书法作品,难免会出现虫蛀、脆裂、发黄等各种“老年病”。裱画师就像是“书画医生”,用一双妙手让残缺老旧字画再获新生。
中国装裱分为三个流派,苏州派(苏帮)、扬州派(扬帮)、京派(京帮)。京派是苏扬两地装裱名师为皇家服务的一派。王军江装裱技艺启蒙于画家吕如达,后遍访名师,终得扬州装裱技艺名师佟捷、虞瑞华真传,把原有的修复技艺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2000年,王军江成立了古剡溪书画装裱中心工作室,装裱技艺有了更大施展空间。后来,为进一步开拓眼界,王军江参加了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学习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互相交流,让王军江的技艺有了质的飞跃,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装裱修复技艺。
在王军江的工作室里,一幅长约1.6米、宽约0.5米的花鸟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画中植物色彩明艳、大气洒脱又不失和谐。但谁也想不到,一个多月前,它竟是几十张大小不一的残画碎片。
王军江告诉采访人员,这幅残画是一位老顾客拿来托他修复的,里面的图像很难辨认,破损非常严重,就像一堆碎纸屑。“画作是顾客年轻时放置于衣柜中的,由于不懂得保存,最后无法展开变成了残画。”王军江坦言,拿来时已看不出画作原样,自然也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但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修补,这幅老画露出“真颜”,现在几乎看不出曾严重破损过。
然而,完成这样没有原图参照的“拼图游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用心破解修复密码
装裱修复技艺,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很复杂,过程如同一场外科手术,需要经过诸多工序。“简单来说,首先是把碎片拼凑,然后清洗画面,去除字画表面的霉变、尘埃和污迹,然后再揭后面的腹背纸,最后‘修补画心’。”王军江介绍,当遇到残损严重的古画,还得一点点“接笔”修复,补全其笔意,接其气色,尽量使旧画恢复原样。这不仅考验技艺,也要求修复师掌握绘画、书法等技巧。
“作为书画修复师,心理压力其实也有。修复成功了,人们说你妙手回春,一旦稍有闪失,便成了罪人。”王军江说。
“字画修复,工序繁琐,从第一步就非常艰难,需要小心翼翼。”王军江指着桌上一幅他正在修复的人物画说,书画修复首先就要将碎片拼凑完整。采访人员在工作室看到,书画旁边放着马蹄刀、鬃刷、喷壶等大大小小10余种工具。
王军江首先将破损的古画展平,然后小心地喷了一遍水,接着喷上药剂,去除字画表面的霉变、尘埃和污迹。待去除脏污后就需要“揭画心”。“古画心本身已较脆弱,主要靠命纸和腹背纸维持其‘生命’。揭裱是比较难的一步,粗心大意或技术不过关都会对原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随即,他演示了“揭画心”的窍门,“这个过程就是要把所有不是画本身的东西全部去掉,换上高强度且适合原画的纸张。”王军江说,古画装裱修复特别考验人,只有历经多年磨练的人,才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