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嵊州”入诗源远流长
-->-->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创制了“诗史互证”——将历史和文学打成一片互相发现的治学方法。“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以史证诗”,“以诗证史”,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嵊州”这一名词入诗,就十分具体形象地印证了这一方法。
“嵊州”之名,最早出现于唐武德四年(621),至2021年正好1400年。《唐会要》卷七十一载:“剡县,武德四年置嵊州,八年废,依旧为县。”也就是说,唐武德四年,以剡县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同年又改会稽郡为越州,置总管府,嵊州属之。武德八年(625)废嵊州及剡城县,复为剡县,属越州。治所在今嵊州城西南。见《旧唐书·地理志·越州》。
其实,剡县在设嵊州前,县境内有秀峰嵊山,在南北朝时已声名遐迩。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载:“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净。”《梁书》称“一门忠义”的张嵊,字四山,就是其父张稷携眷来剡任县令,至嵊亭生下他时所取的名字。字书曰:“四山为嵊,四水为霅”。嵊字从山、从乘,古汉语中乘可作四的数字解(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嵊”者,四山环合也。嵊州之嵊,取剡县境内东有四明山、南有天姥山、西有太白山、北有嶀大山,四山环合之意。
一.唐朝,唯一将“嵊州”写入诗中的是诗人赵嘏
赵嘏(806852),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阳)人,会昌四年(844),与作有《寄剡溪友》的诗人项斯、作有《寄剡中友人》的诗人马戴同榜进士,官渭南尉,世称“赵渭南”。以“长笛一声人倚楼”句被杜牧呼为“赵倚楼”。宣宗知其名,命宰相进其诗,而不悦其“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的题秦诗,由是事寝。终为卑官而不得意。诗工七律,诗风清圆流畅,格律工稳,与杜牧、许浑颇相近。著有《渭南集》。《全唐诗》编诗为二卷。
赵嘏与剡中关系密切。元稹长庆三年至大和三年(823829)为越州刺史,赵嘏入浙东观察使元稹的幕府,在此一带盘桓数年,当于此时游浙东,览剡溪美景,作有《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诗;拜石城寺(今新昌大佛寺)的“僧祐造剡溪大石佛”——江南第一大佛,赋《早发剡中石城寺》诗;登临天姥山,写下《淮信贺滕迈台州》诗:“舟移清镜禹祠北,路转翠屏天姥东。”“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正是他在《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所写的这两句,首开了“嵊州”入诗的历史先河。
值得称奇的是,唐武德四年(621)设置,武德八年(625)州废的“嵊州”,诗人居然还能在二百多年后,从故纸堆中找到这个名字,并用于诗作中。这说明赵嘏对剡中的情况熟悉是令人惊叹的,其诗的价值远远超过别的游历诗人那样泛泛而论之作。
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长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宇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此诗出自《全唐诗》卷五四九。据《校编全唐诗》考:“本篇又见《全唐诗》卷五四八薛逢集,题为《早发剡山》,注:‘一作赵嘏诗。’《文苑英华》卷二九四作赵嘏诗。赵集尚有《早发剡中石城寺》诗。本篇当为赵嘏诗。”经对校,此诗的《全唐诗》版本与《剡录》版本相比,至少有三处不同:一是,首句的“何谢”作“王谢”。二是,第四句的“客长”作“客衣”。三是,第六句的“宇楼”作“寺楼”。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