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南希|纪念|让-吕克·南希:向着不确定的未来敞开

当地时间8月23日 , 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去世 。 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家 , 他的去世也在国内掀起了波澜 。 不少学者和思想文化类平台都发表了悼念文章 , 或刊登了南希的译文以示怀念 。 然而 , 对普罗大众而言 , 南希的名字或许仍显陌生 。 人们固然也会为他感到惋惜 , 却很难意识到这样一位哲学家的去世与自身有何相关 , 更难以理解他所思考的“独一复多”“共通体”等话题为何重要 。
注意到这样的落差 , 本期文章希望提供一段较为简短而通俗的介绍 , 让普通读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南希的思想理路和概念构成 。 本文无意成为一篇详尽的“思想传记”或研究性论文 , 笔者仅是希望 , 此文能让大家多少了解南希为我们贡献了怎样的思考 , 为且何他能凭借这些洞见成为一名值得怀念的思想家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哲学家可以因思考而不朽 , 而如若他的思考得到大众理解并进入他们的生活 , 或许其生命也就在大众中得以延续 。
吕克·南希|纪念|让-吕克·南希:向着不确定的未来敞开
文章图片

让-吕克·南希(1940-2021) , 法国当代哲学家 , 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 。 代表作有《无用的共通体》《素描的愉悦》《缪斯》等 。
南希的思想脉络与主要论题
对于一位哲学家 , 在深入其思想体系前 , 人们往往倾向于先了解他所处的思想脉络 , 并大致掌握他所思考的主要话题与立场 。 而对于南希 , 我们的介绍同样可以从这些内容开始 。
许多学者都曾为南希的思想历程划分阶段 , 一种较为普遍的划分方式大致如下:在70年代 , 他所进行的工作主要是评论性的 , 他经常和他的同事兼朋友——拉库·拉巴特一起对一些经典哲学家进行评述 。 在这段时间 , 他的评述对象涵盖了拉康、黑格尔、康德和笛卡尔等人 。 自80年代以来 , 他开始围绕政治与社群问题展开思考 , 其富于独到洞见的工作越发增多 , 也日渐声名远播 。 如令他名声大噪的《解构的共通体》即完成于这段时间 。 在九十年代 , 南希主要探究本体论、感觉的构成等问题 , 这段时间出版的作品对于理解他的思想体系尤为重要 。 同时 , 南希之所以能被广泛视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重要哲学家 , 也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这些作品 。 在90年代中期 , 南希发展了他对艺术和美学问题的思考;最后 ,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基督教的研究 。
如何定位南希在思想史谱系中所处的位置?这一问题涉及到哪些思想家对他的思考产生了关键影响 。 对此 , 不同学者的处理方案也有所不同:新泽西州立大学的学者哈钱斯(Hutchens)曾列出一长串名字 , 认为卢梭、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巴塔耶、布朗肖、拉康和德里达都在南希的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而剑桥大学的伊恩·詹姆斯(Ian James)则提到了海德格尔、布朗肖、列维纳斯和德里达 。 在这些名字中 , 海德格尔的重要性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 , 人们普遍认为他极大地影响了南希哲学思考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 。 更有甚者 , 有人称南希为当代的“新海德格尔主义者” 。
据统计 , 截至2006年 , 南希已经发表了超过53部的著作(含合著)和四百多篇各类文章 。 对于如此卷帙浩繁的作品 , 学者们也曾尝试将其归入几个主要话题 。 在《新法国哲学(The New French Philosophy)》一书中 , 伊恩·詹姆斯就曾作出这样的尝试 , 他将南希论及的主要话题及其立场归纳如下:(1)南希试图以“共在”(co-existence)和独一复多(singular plural)的方式思考存在问题 , 形成一种独特的本体论;(2)他提出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 , 拒绝“在场”主体 , 强调主体的“缺席”;(3)他认为身体的接触构成人们把握世界的原初形式 , 先于概念性的认知 , 也先于任何符号意义;(4)最后 , 他也基于上述理念对政治、艺术和宗教等领域展开了思考 。 而哈钱斯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 他提出了两条论题 , 认为它们构成了理解南希哲学思考的主要线索:(1)南希哲学的主旨在于 , 探究并捍卫“独一性”(singularity) , 他希望这种“独一性”能免于实体主义(substantialism)的侵蚀 , 后者倾向于从普遍性和本质性的角度看待独一性 。 (2)其次 , 南希认为 , 仅仅在多元性中 , 独一性才是可想象的和可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