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南希|纪念|让-吕克·南希:向着不确定的未来敞开( 三 )


“南希一方面承认个体的“独一性(singularity)”以及独一性向着其它独一者的偏斜性运动 , 而不是个体性(相对于特殊和普遍性 , 可以被层层归化的) , 即另一方面也认为 , 独一者也是超越自身而“共在”的 , 而且共在是先在性的 。 ”
与此相关的 , 在南希本体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另一个概念是“独一复多” 。 利布雷特曾举例阐释这一概念的内涵:他说 , 人们在欣赏每一种艺术时都在调动某个“独一”的感官 , 如在欣赏绘画时调动视觉 , 欣赏音乐时调动听觉……但在每一种感觉的成功调动 , 实际都潜在地涉及到了其他的感觉 , 并以对其他感觉的调动为基础 。 举《琵琶行》中的诗句为例:“银瓶乍破水浆迸 , 铁骑突出刀枪鸣”可以形容琵琶的声响 , 但这一描述同时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若再深究 , 诸如“破”和“迸”这样的语词往往也需要通过触觉来理解 。 因此 , 纵然感觉是“独一”的 , 但这种“独一”中也充斥着他者的踪迹 , 向着多种多样的 , 其他类型的感觉无限敞开 。
简言之 , 在南希看来 , “缺席”是对存在的重要规定 , 这种缺席使得存在面向多样性和差异的他者无限敞开 , 如此构成的单一性也无法被任何普遍性和本质的逻辑所同化 。
吕克·南希|纪念|让-吕克·南希:向着不确定的未来敞开
文章图片

让-吕克·南希 。
本体论的政治面向:解构的共通体
南希在涉及政治、宗教、艺术等领域的作品中都坚持了上述基本观点 。 由于篇幅所限 , 我们可以以南希论及政治的代表作——《解构的共通体》为主要探讨对象 , 以窥见其将本体论论题延伸至其他领域的尝试 。
南希的“共通体”以“共同体”为对立面和批判对象 。 在他看来 , 共同体的逻辑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中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 。 他认为黑格尔的共同体理论是“内在主义”的 。 即是说 , 黑格尔为他的共同体赋予了本质性的规定 , 并认为这种本质内在于共同体之中 。 换言之 , 这种哲学就是在场形而上学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 在《法哲学原理》中 , 共同体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演变 , 这一过程无非“一个通过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本质” 。 这个内在本质发展与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总体化”的过程 。 “总体化”的过程会同化与统摄一切特殊性 , 并将它们整合进总体化进程之中 。 例如 , 市民社会中的个人仍是具有特殊利益的个体 , 但“国家”会在普遍性的意义上统一每个个体的特殊利益和特殊性 。 由此也不难看出 , 对组成共同体的人来说 , 他们也被黑格尔设定为同样具有内在本质并力图实现其本质的个体 , 而个体本质的实现恰恰就是在代表了普遍性的共同体 。
《解构的共通体》 , [法]让-吕克·南希著 ,夏可君编校 / 郭建玲 , 张建华等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
人们从“内在主义”的逻辑中最终导出的是对“外在”的拒斥 。 首先 , 对于共同体而言 , 任何不符合其本质 , 进而无法被其同化的个体都会被排斥在外 。 其次 , 对于共同体中的个体而言 , 由于被设定为具有完全内在的本质 , 他们也无需与外界和他人产生联系 , 因而具有一种“人对人的绝对内在性” 。 南希认为 , 这一逻辑最终导向的结果是以纳粹为代表的“极权主义” 。 而这恰恰是人们所希望建立的共同体的对立面 。
面对“共同体”和“极权主义”之间的纽结 , 南希试图用“共通体”的概念来拆解“共同体” , 进而打开这一死结 。 有学者用两个概念来阐释“共通体”的意涵并彰显其与“共同体”的差异 , 那就是“共在”与“绽出”:通过用“共在”来界定个体存在的基本状态 , 个体被规定为一个关系性的概念 , 进而挫败了“内在主义”所主张的 , 内在本质的自我实现 。 “绽出”则与前文所说的“缺席”有异曲同工之妙 , 它指的是“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超越” 。 换言之 , 个体不是自我同一的个体 , 而是超越了自我 , 隐含了他者的踪迹 。 正因这种“绽出” , 南希的“共通体”和共通体中的个体不会像黑格尔的“共同体”一样封闭在内在本质自我实现的框架之内 , 而是始终对外界保持敞开的状态 。 由此 , 我们可以认为 , 南希的共通体“乃是始终通过他人并为了他人而发生的共通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