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文物著作权|Up主复刻金面具金杖“出圈” 三星堆:手工艺品无损文物著作权( 三 )


文物专家:
成都金器制作工艺领先同时期中原地区
在金面具和金杖的制作视频里,才浅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根据多年的手工实践经验和资料查证,揣摩古蜀工匠们制作这些精美金器的方式。他的猜测是否靠谱呢?
比如,才浅说过:三星堆的金面具应该是通过把捶打好的薄金板铺到青铜人头像的面部,然后继续轻轻捶打,让面具和铜像完全贴合而成型的。对此猜测,三星堆博物馆研究部部长吴维羲认为“比较靠谱”。他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金面具的主要制作工艺就是捶打,很可能是用木制的工具精心慢慢捶打而成的。
无损文物著作权|Up主复刻金面具金杖“出圈” 三星堆:手工艺品无损文物著作权
文章插图

三星堆金杖上的錾刻小鱼(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无损文物著作权|Up主复刻金面具金杖“出圈” 三星堆:手工艺品无损文物著作权
文章插图

才浅在薄铜板上练习錾刻
无损文物著作权|Up主复刻金面具金杖“出圈” 三星堆:手工艺品无损文物著作权
文章插图

因难以突破錾刻技术,才浅最终选择用牛骨刀刻画
至于金杖图案所用的錾刻工艺,也早就得到了专家们的确认。“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金器图案,几乎都用到了錾刻技术,所以这应该是古蜀人制作黄金物件的一个传统技术。”吴维羲说,“他们利用自然的砂金,通过热融化、捶打、錾刻、磨压等方式,制作出这些精美的金器。这些技术在同时代(商晚期)中原地区的金器里比较少见,那边出现得相对晚一些。从这个角度讲,古蜀人的金器制作工艺应该比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要领先不少。”
由于黄金面具和金杖的出现,也让不少学者认为:3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与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相比,除了都有以青铜器为重的文化意识之外,还有更加重视黄金的文化特色。“当时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更多地将黄金作为装饰品,而古蜀人则将黄金融入庄严的祭祀仪式,金器的地位可能超越了青铜器,这是比较独特的。”吴维羲说。
那么,相比耗时四个多月制作完成的“现代金杖”,古蜀工匠在制作他们手中的金杖时,是手艺娴熟完成得更快,还是由于条件所限完成得更慢?对此吴维羲表示,没有足够的考古材料佐证,很难估测古人所需的时间。但他相信很可能会耗时更久,但原因未必是客观条件所限,而是心态的差异。“古代工匠们花上一年、两年的时间制作一件器物是很普遍的现象。古蜀工匠制作金面具或金杖,手艺肯定足够精湛,同时他们有着宗教信仰和情感,会带着崇敬的心态去慢慢地刻画打磨。”
这一点,才浅也注意到了,他在视频中说:“看到更多三星堆文物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这些纹路不是简单的装饰,这是他们的信仰。因为是信仰,所以并不是做完即可,而是发自内心地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乔雪阳
图据B站“才疏学浅的才浅”视频截图
【 无损文物著作权|Up主复刻金面具金杖“出圈” 三星堆:手工艺品无损文物著作权】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