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读书|一位高级茶叶评审师与茶文化之间四十年的不解之缘

上海交通大学|读书|一位高级茶叶评审师与茶文化之间四十年的不解之缘
文章插图

▲《紫笋茶缘》,陈明楼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在茶叶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灿烂茶文化。
世人之所以喜茶,就是喜它自带的那份浑然天成的灵性,它揽灵秀山水日月之精魂,其中藏尽世事红尘百味,使隐者品苦若思,不惊不扰间就已垢净明存。古人为寻茶缘,不惜深入山林。如今有一位高级茶叶审评师为探寻紫笋茶的前世今生,寻遍顾渚山的历史遗迹、摩岩石刻等;访长兴档案馆,查阅古长兴县志,探究紫笋茶的兴衰之谜,以及记录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和有别于其他绿茶的独特之处……
近日出版的《紫笋茶缘》,讲述了作者陈明楼四十多年来,因结缘唐代贡茶紫笋茶,由厂医成功转型成为高级茶叶审评师的故事。该书以紫笋茶为引,向读者展现承载千年贡茶文化的紫笋茶不但味道好、名字好,更值得宣传和发扬光大。作者对茶的钻研并未止步于紫笋茶,书中还有关于他走访我国各名茶产地,学习交流名茶制作工艺的故事,最后还编录部分国内外友人对紫笋茶的评价,为人们了解中国茶文化,探寻茶旅之路,打开了广阔大门。
陈楼明与紫笋茶已结缘四十余载。40年前,不到30岁的陈明楼,跟随工程师父亲的足迹,来到长兴林城。其父为一家电炉厂做技术指导,泡车间、看设备,儿子爱茶,走山间,就此他认识了紫笋茶。他听过传说,释迦摩尼瞌睡上来,碍参禅,扯下眼皮扔地上,长出茶叶。但在长兴,他触摸到了真实的传说,紫笋茶,是唐代宫廷至高无上的植物饮品。此后,从青年到白头,年年来长兴,进周吴山采野茶,上张岭看茶园,去顾渚山访古茶,40年来从未间断。
《紫笋茶缘》中还谈到“蒙山茶”是一个地域概念,并非人们理解的蒙顶山上的几棵茶树。山上还有前人留下的茶园、古树、古迹,拜谒茶祖吴理真像,看看传说中吴理真手植的七颗茶树,品味“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意境;上海虽非产茶区,但在松江佘山有少量的茶叶栽培,产量很少,色泽翠绿,干茶叶形如龙井扁平,故称为“上海龙井”。近年来,在上海金山也试种成功一片茶园。听闻此种茶人也是爱茶人,在上海种茶也真不容易;雅安藏茶是我国最早进行边销的茶叶,川藏“茶马古道”是最早的边贸之道,人工背茶跨越险峻的二郎山和大相岭,是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标志,这条充满血汗和民族之情的古道,不应被世人遗忘!很多时候,看似讲茶,实则讲述了我国的地域环境、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间接反映了“茶和天下”之间的微妙关联。
《紫笋茶缘》介绍作者探寻中国贡茶紫笋茶的实践记录,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也为想了解紫笋茶的爱茶之人提供、介绍了寻觅紫笋茶的茶旅之路。以茶会友、以茶结缘,提倡国饮有益健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位爱茶之人的追求,也是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已出版《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与新近出版的《紫笋茶缘》组成“中国茶文化通史系列”。

作者:韩兵琦
编辑:薛伟平
【 上海交通大学|读书|一位高级茶叶评审师与茶文化之间四十年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