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书与人】《为书籍的一生》出版的故事|汪家明

1961年晚些时候 , 时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范用得到一本俄罗斯出版家的传记 , 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60年版 , 系“俄罗斯图书史和出版史丛刊”之一 。 他先请懂俄文的朋友帮忙看了一下 , 了解大概后即寄往上海 , 请与三联书店有多年合作关系的叶冬心审阅并翻译 。 叶冬心看后于1962年3月17日回信说:
……这部图书出版家的自传体回忆录我已看完 , 感到非常有趣 。 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值得把它译出来 。 这本书虽然写在四十年前 , 但在苏联刊印出来也是不多几年前的事情 , 看书上的《代序言》 , 知道(对)它的评价是很高的 。 作者将他毕生的精力都贡献在出版事业方面 , 我们读后不但对他本人的身世感到有趣 , 同时获得不少有关俄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知识) , 知道了许多文坛上的掌故 。 有许多东西 , 看来像是琐碎的 , 但是在研究俄国文学史的人看来 , 可能都是很珍贵的资料 , 同时作者绥青对出版事业的经验、见解 , 做出的努力 , 采取的方法 , 也未尝不可以供我们做一些参考 。 像这样的外文书 , 在我国介绍出来的的确还不太多 。
这本书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 前面是作者的回忆录、俄国书报业的历史 , 以及作者对一些名作家的印象和描写 , 摘译比较困难 , 因为前后的事往往是有一些贯串性的;后面第二部(约占全书篇幅六分之一)是同时代的一些作家们给绥青的信 , 以及有关绥青的回忆等 , 这些信和回忆录 , 有的是可以略去的 。
假定这本书全部译出的话 , 估计有二十万字 。 由于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 , 译时要多有一些参考书 , 可能就要多用一些时间来译 。 我打算把手头的一本书译完后 , 在7月里即开始译这本书 , 预计可以在今年12月内全部交稿 。 不知这样能否配合您的出版计划 , 尚希便中告知 。
书名拟暂译为《书业春秋》 , 候全书译完后再定名 , 请您斟酌 。
收到叶冬心的信以后 , 范用决定以三联书店名义出版这本书(当时三联书店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 。 签约后 , 叶冬心于当年7月开译 , 1963年1月译毕 。 接读译稿后 , 1月29日 , 正月初五刚上班 , 范用就给叶冬心写了一封信:
春节以前 , 收到您寄来的绥青回忆录的译稿 , 我们一口气读完了它 。 它真是一部很有趣的书 。 今天上班 , 我们就把它发排了 , 打算早一点印出来 , 因为我们出版界里也已经有很多人知道这部书了 , 都想读它 。
对您在这部译稿上所做的认真仔细的工作 , 我们很满意 。 谢谢您的帮助!
在发排以前 , 我们还删去了几章(讲他见沙皇、维特的)以及最后的两篇附录 。 这些 , 我们将照样付给您稿费 。
信中范用还请叶冬心补译一篇附录 , 内容是关于出版柯罗连科的《马卡尔的梦》的插图的 。 他强调说:“尽可能把书籍装潢得漂亮一些 , 是绥青的工作特色 。 现在我们在出版工作上 , 对书籍的插图也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 因此 , 把这篇译出来给大家看看 , 可能是有意义的 。 ”
|【难忘的书与人】《为书籍的一生》出版的故事|汪家明
本文图片

信刚发走 , 范用又给叶冬心写了一封信 。 信中说:
昨天寄上一信 , 有个问题忘了写 , 就是书名用哪一个?现有三种意见:
《把生命献给书》
《为书籍而生活》
《为书籍的一生》
我们打算采用最后一个 , 即《为书籍的一生》 。 您所拟译的《把生命献给书》 , 似乎说得过重了一点 。 您的意见如何?
插图尽可能都采用了 , 几幅彩色的也照样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