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牛主在树荫底下等待买家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在横沥牛行干了五十多年的朱树轩只要看一眼运来的牛 , 就能大概知道这头牛的纯肉和纯脂肪各有多少斤 , 他的判断对牛只的买家而言就是买价的黄金参考标准 。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广东夏季气温炎热 , 工人在给牛只喷水降温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一名工人用油漆在牛只身上喷涂号码和买家的名字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千载横沥 , 百年牛行” 。 横沥牛行前身为横沥牛墟、横沥耕牛市场 。 东莞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 , 与三水西南、鹤山沙坪并称广东“三大牛墟” , 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 是见证横沥商贸繁荣历史的“活化石” 。 2007年 , 横沥牛墟被评为东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于2012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并于2017年入选为“广东老字号”企业 。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一位牛主在树荫底下一边刷手机、一边等待买家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赶牛的工人正在把一头情绪不好的牛绑好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在东莞 , 大朗、常平、桥头等地方也曾举办过牛墟 , 但维持时间都不长 , 只有横沥的牛墟 , 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仍吸引着牛客 , 且越办越兴旺 。 买卖牛只与买卖家禽最大的区别是要得到经纪人的帮助 , 如果少了经纪人 , 那交易很难做成 。 牛经纪的主要工作是以行家的身份为买卖双方搭起桥梁 , 协助介绍耕牛、推销牛只 , 从中收取报酬 , 或者凭自己本事炒买炒卖 。 每逢公历以一、三、六、九为尾数的日子是横沥牛墟的墟日 , 这些牛经纪就手拿一根木棒从四方赶来 , 或物色生意对象 , 或交流生意经验 。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在横沥牛行工作五十多年的朱树轩只要看一眼牛只 , 就大概掌握它有多重、出肉率多少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东莞数百年横沥牛行 每年牛只交易量超十万头
本文图片

售出的牛只的身上用油漆喷上了编号和买家的名字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翁洹/图)
一次牛的交易要经过摸寿、试步等考核 , 倘若要做耕牛用的还得过考车和试犁两项考核来判断牛的优劣 , 这种测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劳程度的工作全部由牛经纪来完成 。 人们过去来这里买牛 , 大都是用于农耕劳作 ,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 现在耕地已经不需要用牛只 , 牛的用处已发生了变化 , 由过去的“耕牛”变成了“菜牛” 。 过去 , 牛的健康勤劳是判断牛好坏的标准 , 现在则用出肉率来判断 。 尽管现在的科学测量方法已经很精确了 , 但牛墟里牛经纪的作用还是不能少 , 这是因为牛不同于猪羊 , 一头500公斤的大牛可能喝进去的水和吃的食物都有100公斤 , 仅靠过秤的话很难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 所以牛经纪现在的作用主要是帮买家看牛的出肉率 。 朱树轩告诉买家 , “看牛的脖子 , 腰部 , 四肢 , 出肉率高 , 价格高 , 牛油才八毛半一斤 , 牛肉五十多块一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