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有容剧社《凡人专车》| 给你一个安静的力量,温柔的治愈自己
文章图片
我们都是生活在城市高楼里的普通人
这次
让我们坐属于自己的专车
看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人们不看戏剧
创作者们其实有个常见的误区:我们也都是普通人 , 所以我只要尊重我自己的品位与趣味 , 不就是为普通人而创作了?可这其实 , 就是导致很多作品让观众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
绝大多数艺术家朋友 , 本身是不太了解自己所处这个城市的人口构成的 。 例如在成都这个城市 , 常住人口约2000万 , 真正活跃着的 , 是哪些人呢?按照一般的刻板印象 , 如果要强调“成都” , 就一定会去提大熊猫、火锅、美女之类的常见元素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凡人专车》剧照图片 ·
可事实上 , 成都街上哪来的大熊猫?美女和火锅 , 在2021年的中国 , 哪里又真的没有呢?相反 , 在这样的庞大的“IP”笼罩下 , 真正活生生的人却隐身了、消失不见了 。
他们有深夜走出CBD写字楼的程序员 , 有奔波在道路上的滴滴司机 , 有携家带口的中年父亲 , 有深受毕业就业困扰的大学生 , 也有刚刚进入到这个城市无所适从的“新成都人”……当然 , 还有你 , 还有我 , 还有我们每个人 。
文章图片
· 《凡人专车》剧照图片 ·
996的打工人们受够了刻意挠人发笑的“喜剧” , 也受够了自以为感人实则无病呻吟的“人性” 。 所以 , 他们选择 , 不进剧场 , 不花那个钱 , 不浪费那个时间——更何况 , 要赶去剧场 , 路上要么忍受公交系统的嘈杂 , 要么就要忍受随机引爆的堵车梦魇……算了 , 通勤压力那么高 , 在家刷刷抖音、打打王者 , 不香吗?
以“创作者”自居的大多数艺术家们 , 没有坐在凌晨三点的天府五街 , 俯瞰过窗下的风景;也不知道周末被老板叫到办公室面对一大堆烂摊子 , 还必须面带笑容的实际感觉 。 因此当他们在舞台上高呼“爱与和平”、“权利”、“自由”、“压迫”……的时候 , 观众们打个哈欠 , 看看手机的时间 , 嗯 , 该回家睡觉了 。
文章图片
· 《凡人专车》剧照图片 ·
号称自己关心社会议题的艺术家们 , 对这个社会真正的底色从来都视若无睹——那些沉默的、实实在在活着的 , 普通人 。
为普通人而创作
很多做戏剧的朋友 , 他们都很苦恼:为什么戏剧这么美好的东西 , 却在市场上这么的低迷?2020年 , 剧场演出领域非常兴奋的宣布 , 2019年成都的戏剧(包含音乐剧、话剧、沉浸式等 , 也包含本土作品和国际、省外引进作品)票房达到了空前的5600万 , 已经位列全国第四 。 而与之相比 , 全国电影票房 , 600亿 。
差距不大 , 1000来倍 , 而已 。
在B站看视频 , 偶尔飘来一条弹幕:“我觉得中国的戏剧比传统戏曲更应该灭亡” 。 从业者们看到这句话 , 可能会感觉心态复杂:尴尬、刺痛、酸楚当然有 , 但事实上 , 又有那么点……认同 。 市面上的剧目 , 有几部是普通观众容易看懂、愿意看的呢?
当然 , 很多的文艺爱好者会开始生气:艺术本来就有门槛!艺术(尤其当代艺术)就不是为了“懂”而诞生的!
- 北京青年$2021东城区 “戏剧一帮一”活动线上启动
- 儿童&儿童戏剧教育 探索诗意表达
- 戏剧|东西问 | 白嗣宏:新时代中俄文学艺术交流如何“美美与共”?
- 徐渭|徐渭:画在纸上的戏剧
- 罗约@独特的艺术天赋,对色彩和纹理的戏剧性使用!
- 潘乃奇|金融基因如何用戏剧表达 知名编剧潘乃奇成都分享
- 北京青年$2021青戏节跨年落幕 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戏剧生长空间
- 辅导员#让高校辅导员之美照耀大学生成长路,话剧《辅导员》剧本研讨会在陆军戏剧教育馆举行
- 展演|专家把脉江苏小剧场戏剧 作品要拿艺术魅力去赢得市场
- 戏剧|12小时“青年戏剧不眠夜”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闭幕